读《丑陋的中国人》
“每看见不常见的事件或华丽的女人,听到有些心碎的说话的时候,下巴总要慢慢下挂,将嘴张了开来。这实在不大雅观;仿佛精神上缺少着一样什么机件。”鲁迅先生在文章里这样写到。中国人的脸,总在某些时候表现出特定的表情,而这些表情,是吃惊,还是事不关己的超然与洒脱,又或者正是中国人的懦弱与无能。
鲁迅先生觉得,较中国人的脸,西方人“脸太白,头发太黄,眼珠太淡,鼻梁太高。”从而得出了:“人+兽性=西方人”的观点。只是,在贬斥西方人的同时,中国人脸上的兽性呢?是本来就没有,还是现在就消除?显然是后者。
在鲁迅先生的年代里,周围明的是国内国外的战争,暗的是人的勾心斗角。在这个被西方列强欺辱的年代里,西方人脸上的兽性是每个中国人所畏惧的,而相对西方恶魔的龇牙咧嘴,中国人却只能采取妥协的态度,退了一步又一步。中国人本该有的强势和骄傲,被西方人的兽性所驯顺,中国人血液里本该有的反抗的棱角,都被西方列强一点一点的磨平。然后,忍受着掳掠,抢夺的悲惨命运,自作自受。
中国人温柔的人性,或许只是鲁迅先生用来表现中国人懦弱与虚荣的代表。面对强大的敌人,中国政府选择的是退让,而不是站起来反抗。鲁迅先生心中叛逆的火苗,淋漓尽致的反映在他笔下的文字上,这些犀利的文字,控诉的中国人的无能。
“我们的丑陋,来自我们不知道自己丑陋。”台湾作家柏杨先生的著名作品《丑陋的中国人》有着和鲁迅先生异曲同工的妙处。中国人从来都是相信祖宗的说法,“祖法不可变”,连社会治安不好都说“人心不古”,儒家虽然伟大,但是这个说法,却也压抑了中国人2000年,2000年的封建统治,造成的后果就是中国社会和世界严重脱节,“天朝”闭关锁国,终于被外国列强击倒。在被列强击倒以后,还保持着所谓的“仁”的思想,把自己的无能当作道德高尚的表现,殊不知,西方人的兽性,正是针对中国人的自欺欺人。
人是灵与肉的结合,是自身命运和社会发展的主体。抽去灵魂,失为主体,剩下的肉躯就只能做牛马,做奴隶,“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在西方人的兽性之下,或在中国人所谓的人性之下,千百年来,又多少中国人沦为奴隶,然后,过着和家畜一样奔波流离的生活。这种没有目的地的生活,又怎么不让人愤慨。这是中国人本来的脸么?当然不是,当初征战四方,金戈铁马的英雄的脸上,充满的是对生命的热情,对胜利的渴望,就算是血性的战争那又怎么样,至少在马上奔腾的战士们有着中国人真正的坚强、热情、有生命力的真正的脸。
为了权利,金钱,冷漠、自私,麻木,“独有两眼歪斜,张嘴露齿,却是我们自己本来的相貌。”;守旧、迷信,自欺,“头上戴着拖花的红缨帽,一条辫子在空中飞扬,朝靴的粉底非常之厚”;敷衍、献媚、无特操、“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这种在长期的封建制度压迫下衍生出来的奴性正是种种国民劣根性的“原点”,也是中国人真正的脸,
人是什么?鲁迅得出了“人+家畜性=某一种人”的答案。而今天的我们,如果失去了对明天的热情和执著,又该会有着一张怎样的中国人的脸?
08年 高二(10)班
毛 一 男
指导老师:陈国红
《备注:此文获得省第一届网络读书节征文比赛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