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闫学
出 版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6-01
丛 书 名:大夏书系
馆藏地点:二楼阅览室(D库)
内容简介:
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如何有效阅读,如何经由阅读提高专业能力,教师阅读是否有规律可循……作者集多年思考和实践之功,几近完美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读完《大夏书系给教师的阅读建议》,相信每一位教师,都会在阅读中有所收益。
作者简介:
闫学,特级教师,杭州市建新小学、杭州市新华实验小学校长,原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小幼教研中心主任。《中国教育报》“2006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之一,《语文教学通讯》《小学语文教师》等多家杂志的封面人物,《中国教师报》《教师博览》等报刊专栏作者,“爱丽丝”绘本阅读课程的创建者与主持人。积极倡导“读书就是生活”的理念,多年来致力于阅读推广行动,潜心于文本解读研究和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研究。已出版《教育阅读的爱与怕》《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我负语文——特级教师闰学的教学艺术》等专著,均为教育教学畅销书。
本书目录:
第一辑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
我们选择阅读时在选择什么
阅读助教师实现精神突围
阅读提供反思和提炼的能量
优秀教师是读出来的
是阅读,还是阅读
读书这件事
第二辑越忙越要读书
越忙越要读书
读书如探险
不怀疑不读书
留一点空间给阅读
好书不妨重读
阅读当克期
读书为教养
第三辑阅读,一种本源性研修
阅读,一种本源性研修
“叶脉”似的阅读之路
高原期是阅读缺失的表现
没有阅读的教科研
新教师应该读什么书
教师阅读共同体的构建与价值
第四辑为什么不能只读教育书
为什么不能只读教育书
为什么要读经典
我曾经读过的那些经典
也要读一读二流的书
阅读为什么要有坡度
怎样读一本有坡度的书
第五辑怎样写读书随笔
不会读就不会写
阅读与写作是美丽的双翼
怎样写读书随笔
怎样做读书笔记
读书随笔示例一:一个灵魂的燃烧
读书随笔示例二:以天地为课堂
第六辑让不爱阅读的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点亮童年
阅读是孩子的精神需要
让不爱阅读的孩子爱上阅读
为什么要给孩子朗读童话书
越是学习困难的孩子越需要阅读
教育学生尊重书籍
构建班级图书馆
怎样组织学生开展阅读主题活动
附一闫学:阅读,生命中最重要的遇见
附二阅读与教学是一种因果关系
附三这一代人的怕与爱
后记我不是来谈阅读的
精彩书摘:
《大夏书系给教师的阅读建议》:
教师应该读书,这种说法的背后其实隐含着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必须读书?若用当下一句最常见的话来回答,即教师读书可以夯实底蕴,提升教育教学素养。但教师阅读与教育教学素养之间的逻辑关系早已不需要证明,我们现在必须思考的是,除了提升素养这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我们还能从哪些方面来证明教师阅读的必要性呢?
首先,阅读是人生获得幸福的一种重要渠道。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不掌握数学、不会解应用题的人,仍可以生活下去并获得幸福;然而,如果不会阅读,则不能生活,也不会获得幸福。”在他看来,一个人可以不懂得数学、物理和化学,甚至可以淡化其他的兴趣爱好,却唯独不能没有阅读。一个人若能够学会阅读,就能获得生活的幸福。阅读本身已经成为一种幸福的元素。
苏霍姆林斯基用这种看似偏激的表达方式道出了阅读对于人生的意义。作为一个不能没有阅读的人,这些年我在阅读中活过很多次,经历过许多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过许多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体验过的情感。这些年我潜心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在那些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我常常会流下眼泪,为教育家那种对人的无限的爱与信赖、对世间万物的那份悲悯的情怀而深深感动。作为一个教师,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些文字更促使我在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灵魂进行不断的审视与反思。这个过程有时非常痛苦,我本能地想回避,但是只要再读这些文字,就不但我的痛苦得到了理解与抚慰,而且我更从中找到了许多可以借鉴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这时候,痛苦就变成了幸福。
这让我想起多年前阅读本哈德·施林克的《朗读者》,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能够阅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15岁的少年米夏与中年女人汉娜的故事中,始终有一个常规节目——朗读。曾经身为纳粹分子的汉娜是个文盲,却有意掩盖了自己不会读写的事实,她让米夏朗读文学作品给她听,一直到她被捕入狱直至死亡。我真正从汉娜身上感受到一个人能够阅读、写字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而在此之前,虽然我在阅读中获得了许多快乐,但似乎从来没有真正意识到,与不能阅读的人相比,一个能够阅读的人会从阅读中获得幸福。而这一点,与我们是不是一名教师无关。
其次,阅读帮助我们在精神上实现突围。
常听一些教师朋友诉说没时间和精力读书,虽然知道阅读对一个教师的重要性,但还是难以静下心来读书。其实,越是没时间、没精力,越要让自己沉入阅读。诚然,我们今天面对的是一个令人十分焦虑的教育现实,所处的是一个不能尽如人意的教育环境,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怎样才能从这种困境中突围出来?在我看来,阅读将帮助一个教师至少在精神上实现突围,让他的生命变得敞亮起来。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除了必要的实践与经验,只有阅读才能让自己变得富有智慧,充满活力。一个不阅读的教师,如果只是满足于单纯的实践与经验,那么,他的教育教学生涯就将成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与受难,产生倦怠感几乎是必然的结果。大量优秀教师的成长案例证明,优秀教师首先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嗜书如命的阅读者,在他们成长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阅读成为几乎贯穿始终的重要事件,书籍是培育、促进、提升他们基本素养的主要载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