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尹建莉
出 版 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月
图书分类:教育>家庭教育/G78
馆藏地点:二楼学生阅览室(D库)
作者简介:
尹建莉,教育专家,教育学硕士,从教多年,现从事家庭教育研究及咨询工作。作者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并且自己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作者的女儿品学兼优,曾跳级两次,2007年16岁参加高考,取得了超过当年清华录取线22分的优异成绩,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在个性品格方面,表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自主自立,乐于助人,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三好生。
内容简介: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优秀的家庭教育原创作品,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相比许多家教图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有以下特点:
第一,《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
第二,《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它是实事求是谈家教的典范,是家长们最实用的工具书。
第三,《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编辑推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既是好妈妈又是好老师,写本书意在沟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因有感于家庭教育的被忽视与不得法,而取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这是一本有勇气、有思想、有智慧的书,是难得的家教读本,既敢直面教育问题,又深入地思考;有独到的教育观念,更有教育智慧,最重要的还有无所不在的爱心。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可供家长读、教师读,像我这样关心教育的人也会从中得到效益。
我原来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这些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
——作者的一位老同学
你的每篇文章都像一个小宝库,外表看起来也许很平常,只要走进去了,就会有惊人的发现。这些文章读一次根本不够。值得反复读。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收获,都让我感动和欣喜。事实上你的文章不仅提高了我教育孩子的水平。也推动了我自身作为家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成长!
——一位网友给作者的博客留言
以前我也读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经常令人失望。读的时候觉得说得句句有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也不会;有的书甚至只是在炫耀“成功”,让人越读越自卑,越读越不知道该如何做家长了。读了你的这些文章,我才真正知道面对孩子时应该如何想,如何做;我的孩子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只恨没有早一些读到这些文章,你为什么不早些写出来呢?!
——一位最先读完全文的家长
本书目录:
序言 教育的美妙境界——有心而无痕
前言 走好这趟单程旅行
第一章 如何提高爱的质量
1.打针有些疼
2.不要捉弄孩子
3.给小板凳揉揉痛
4.每年都来的圣诞老人
5.长大要和马晓飞结婚
6.像牛顿一样
7.古诗滋养的孩子
第二章 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1.让孩子识字不难
2.开“小卖部”
3.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
4.修得一支生花笔
5.“好阅读”与“坏阅读”
6.阅读需要诱惑
7.不看“有用”的书
8.学“语文”不是学“语文课本”
9.写作文的最大技巧
第三章 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
1.孩子是从哪里来的
2.孩子天生不会说谎
3.可不可以批评老师
4.遇到一个“坏小子”
5.比黄金珍贵的四个字
6.“成人仪式”写给女儿的信
第四章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
2.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
3.替孩子写作业
4.不写“暴力作业”
5.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6.不考100分
7.考好了不奖励
第五章 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1.自己不带孩子就是渎职
2.幸福的家就是五星级宾馆
3.只设“记功簿”不设“记过簿”
4.“不管”是最好的“管”
5.做“听话”的父母
6.学会开“家长会”
7.不做穿西装的野人
第六章 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1.女儿的“隐私”
2.如何让孩子爱吃饭
3.睡觉不怕吵学习不怕吵
4.不怕小动物
5.如何让孩子自觉地少看电视
6.小小独行侠
7.上海遇骗记
第七章 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1.河流可以是粉色的
2.不上学前班
3.暴力作业就是“教育事故”
4.不是电脑游戏的错
5.“儿童多动症”是个谎言
参考文献
后记
本书索引:
序言
序言一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一本难得一见的家教类原创作品,也是我社自《哈佛女孩刘亦婷》重点推出的素质教育图书,有着极好的市场潜力。
作者是任教十余年、读了北师大教育硕士、又培养了一个优秀女儿的尹建莉女士。她女儿跳过两次级,16岁参加高考,高于清华录取线22分,被内地和香港两所名校同时录取。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真正贯彻了素质教育,她的女儿不仅仅成绩好,能力强,在个性品格上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
作者在书中提出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教育原则:如在“不管是最好的管”一文中,作者提出:要尊重儿童,对孩子管制、指导或干涉太多,孩子的许多正常生长秩序被打乱了,孩子就会变得无所适从;在“像牛顿一样”一文中,作者提出家长要“一定要从内心认识到儿童成长需要‘试误’。孩子从生活中汲取的经验与教训,比你口头讲一百遍的道理都印象深刻”;在很多家长陪孩子写作业问题上,作者提出:“不陪才能养成好习惯”,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大家,陪孩子写作业常常造成孩子的依赖心理,结果适得其反;在我们惩罚不认真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作者给出了“惩罚你,不让你写作业”的新理念……很多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观念,经过作者的对比分析,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很多时候都做错了。
可以说,这本书可以引起一场家庭教育的革命,改变很多家庭教育的错误观念。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能很好地借鉴,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工具书。
序言二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各种理论类家教类图书充斥市场的,本书作者以叙述的笔法、以充满爱心的语言改变了家教类书不好读、看不进去的印象,很多读者都反映看这本书的时候都是一口气读完的。当然,不仅仅是语言在吸引人,更重要的是对作者传达的教育理念的接受和佩服。
至于本书的实用性,这里引用两个读者感言最能说明问题:
作者的一位老同学看了作者的文章后也说:我原来只看到我的孩子和你的孩子之间的差别。自从看了你的这些文章,才发现这差别原来是我和你之间的——作为母亲,你是把孩子精心教育大了,我其实只是把孩子养活大了。
一位最先看完全书的读者:以前我也读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经常是失望。读的时候觉得说得句句有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也不会;有的书甚至只是在炫耀“成功”,让人越读越自卑,越读越不知该如何做家长了。读了你的这些文章,我才真正知道面对孩子时应该如何想,如何做;我的孩子现在已上初中了,只恨没有早一些读到这些文章,你为什么不早些写出来呢?!
后记
一位经常向我索取新作的家长,她在这本书还没出版时,就读完了这里所有的文章。
她说:“之前我也读了一些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书,但经常是失望。读的时候觉得说得句句有理,放下书时却觉得什么也不会。有的书甚至只是在炫耀“成功”,让人越读越自卑,越读越不知该如何做家长了。读了你的这些文章,我才真正知道面对孩子时应该如何想,如何做。我的孩子现在已上初中了,只恨没早些时候读到这些文章,你为什么不早些写出来呢?!”
我写得不算太慢,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写下这二十几万字,但我确实是准备了很长时问,至少有十几年,从工作到研究,再到亲自把孩子一天天带大。
我知道,许多家长是非常渴望学习的。这些年来市场上一直不缺少家庭教育方面的图书,这也说明了人们在这方面的需求。我本人自从有了孩子,也读了不少谈家庭教育的书。有专家写的,有成功家长写的,也有翻译和“编”出来的。这些书,有的让人受益匪浅,大多数令人失望,更有一些粗制滥造的东西,读了让人生气。每次站在书店里,看着那么多令人眼花缭乱、头晕目眩的谈家庭教育的书,我总在心底暗暗感叹:家庭教育何其重要,家长们确实需要一些好书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可要选到一本不唬人、不蒙人、不讲套话、更不误导人,既科学实用、通俗易懂,又具有操作性的好书是多么不容易啊!
作为家长,我深知什么样的书对我是有用的。所以,当我经过长长的酝酿和准备,开始动手写这本书时,内心充满虔诚。我必须做到让购买我的书的家长觉得这本书对他们有用,否则,不如不写。
我周围的一些亲戚朋友,以及更多的“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看到这些文章后,给了不少积极的反馈。这更鼓舞我把每篇文章认认真真地写好。
感谢作家出版社,使这本书得以正式出版,能被更多的家长看到。
文摘
《小说的艺术》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主要内容:我并不擅长理论。以下思考是作为实践者而进行的。每位小说家的作品都隐含着作者对小说历史的理解,以及作者关于“小说究竟是什么”的想法。在此,我陈述了我小说中固有的、我自己关于小说的想法。
小说家一旦扮演公众人物的角色,就使他的作品处于危险的境地,因为它可能被视为他的行为、他的宣言、他采取的立场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