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李澍晔、刘燕华
出版日期:2010年8月
出 版 社:现代出版社
图书分类:教育>学校教育>教育管理
馆藏地点:二楼学生阅览室(D库)
内容提要:
“焦虑心理”是指预感到将要发生某种危险或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从而导致的精神压力。过度焦虑会使人失眠坐立不安、恐惧惊慌、不愿见人、注意力不集中等生理和行为症状。如果焦虑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引发精神疾病,还有可能导致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处于转型阶段的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会比较多,焦虑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需要家长和老师认真疏导沟通,帮助他们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适应将来敢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一切的人。
编辑推荐:
高中作为人生自立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基本上长大成人了,将面临上大学和步入社会的重要转型,学习、高考、择校、择业、社会的压力不断增加,一系列问题面对和自己解决,高中生焦虑心理显得十分突出,这应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重视。
作者从日常生活中,选出了数十个有代表性的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回顾事件、分析问题、归纳推理、问题疏导,讲解了解决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和预防措施,让高中生、家长和老师看了明白,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效果。
本书目录:
前言
一、焦虑心理
1.妈妈带自己改嫁以后
2.高考前夕,心神不宁,无法正常复习
二、多疑心理
3.MP4被没收以后
三、撒谎心理
4.昏倒在电脑桌子上
四、恐惧心理
5.就是不肯吃蔬菜
6.抽屉里发现了蟑螂以后
五、逆反心理
7.不听爸妈话,乱吃东西被送进医院
六、攀比心理
8.又要钱买手机
七、害羞心理
9.1米80的大个子,同学们叫他“大姑娘”
10.例假来了,脾气特别大
八、出走心理
11.模拟考试成绩出来以后
九、自卑心理
12.书包里为什么都是减肥药?
十、厌学心理
13.补习班里一直没有发现她的身影
十一、懒惰心理
14.说好早上5点起床,可是10点还没起
十二、报复心理
15.手机被没收以后
十三、挫折心理
16.妈妈和爸爸离婚以后
十四、嫉妒心理
17.同学考试分数超过自己以后
十五、从众心理
18.不辨好坏,差点把同学吓出病来
十六、侥幸心理
19.学会了抽烟以后
十七、虚荣心理
20.花高价模仿歌星签名
十八、狭窄心理
21.老师无意中批评了一句
十九、暗恋心理
22.换了年轻的班主任老师以后
二十、冲动心理
23.事情没有弄清楚前,就贸然出手
二十一、求爱心理
24.给女同学写了55封求爱信
二十二、“结义”心理
25.竟然与几个同学“拜把子”
二十三、迷信心理
26.枕头下面藏着护身符
二十四、逞能心理
27.不听人劝,特别爱出风头
二十五、电视综合征
28.整夜偷着看电视连续剧
二十六、固执心理
29.乱放东西,导致卧室着火
二十七、盲目崇拜心理
30.见到球星的东西就要买
二十八、好奇心理
31.偷偷地拍女生照片
二十九、性困惑心理
32.夜间“学习”到深夜
33.怀疑自己患了性病
三十、轻生心理
34.没考上名牌大学,想不开
前言:
高中作为人生自立的重要阶段,高中生基本上长大成人了,将面临上大学和步入社会的重要转型,学习、高考、择校、择业、社会的压力不断增加,一系列问题面对和自己解决,高中生焦虑心理显得十分突出,这应引起家长和学校的重视。
“焦虑心理”是指预感到似乎将要发生某种危险或不利情况而又难以应付。从而导致的精神压力。过度焦虑会使人失眠、坐立不安、恐惧惊慌、浑身难受、呼吸困难、肌肉搐动、血压升高,甚至会感到心脏要跳出来。有的人还有出汗、肚子疼痛、尿多、心烦意乱、不愿见人、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如果焦虑得不到及时控制,可能会引发精神疾病,还有可能导致想不开的事情发生。
焦虑心理与孩子的性格特征、情绪特点、成长环境、家庭与社会教育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患有焦虑心理的高中生大多懦弱、胆小、多疑、敏感,缺乏自信,但自尊心又很强。还有一个很大的诱因是,从小倍受家庭宠爱的孩子,一旦遭到挫折,也会诱发此症。
对于高中生的焦虑心理,家长一要端正对焦虑心理的认识,弄清楚发病原因,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通过关心和帮助给孩子减压;二要根据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地提出学习方面的要求,减轻其压力和负担;三要帮助高中生学会自我安慰、自我调节,控制情绪,转移注意力;四要帮助高中生放松心情,适当娱乐,让他宣泄自己的情绪,把压抑的原因和内心秘密向知心朋友说出来;五要让高中生多加强运动,参加课外活动,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有利于减轻焦虑心理。
当然,处于转型阶段的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会比较多,焦虑只是他们的一个重要表现,而所有问题,都需要家长和老师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疏导沟通,认真引导解决,不能莫视不管,如果惯性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
很重要的一点,家长需要掌握高中生的心理特点,注意引导和研究,使他们成为一个适应社会、适应将来、敢于承担责任,勇于面对一切的人,更要让他们成为一个健康、快乐的人。
作者:李澍晔 刘燕华
2010年4月28日
后记:
这本书的完成,得到了现代出版社编辑老师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得益于蒋宏工作室李家哗老师的精细润笔。特此向以上编辑、老师们表示衷心感谢。
为了帮助处于特殊阶段的青春期的高中学生妥善地解决好心理健康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防止极端事件发生。作者从日常生活中,选出了数十个有代表性的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回顾事件、分析问题、归纳推理、问题疏导,讲解了解决初中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技巧和预防措施,让高中生、家长和老师看了明白,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预防的效果。
为了精练文字,通俗易懂,本书在写法上不是很规范,没有完全按照心理专家治疗的程序描述,跳跃性很大,离广大读者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尚有许多不妥和欠完善的地方,特别是有些心理问题分析、解决的方法,并不是很透彻具体,个别的事例也不鲜明,代表性不够,希望读者批评指教。
作者:刘燕华 李澍晔
本书文摘:
一、焦虑心理
1 妈妈带自己改嫁以后
——总感觉要发生什么事
情景再现
婷婷刚刚升入高三,学习非常紧张,可是她却安静不下来。上课不安心,下课不愿意与同学说话,阴沉着脸,显得很悲伤。几次上课走神,老师提问的问题无法回答,老师很关心她,主动问婷婷怎么了,是不是病了,婷婷闭口无语。
放学回到家,婷婷把自己紧锁在房间里,基本上不出来。一天深夜。妈妈去卫生间,意外听到婷婷在房间里小声哭泣。妈妈感到很惊讶。以为婷婷病了,立刻敲门问婷婷怎么了,婷婷说没有什么事。第二天,婷婷饭也没有吃,没精打采地上学了。妈妈不放心,没有上班,尾随着婷婷去了学校,向班主任老师了解情况。班主任老师说婷婷的情况有些反常,妈妈与老师商量,决定请学校的心理老师帮助婷婷。
心理导航
心理老师温和地把婷婷带到心理室,首先给婷婷播放了一部幽默的动漫片——《狐狸的故事》,惹得婷婷开口笑起来。而后,给婷婷倒了一杯热咖啡,不一会儿,婷婷打开了话匣子。原来,婷婷的妈妈和爸爸离婚5年了,妈妈最近又结婚了。继父爱喝酒,而且酒后乱说,婷婷很反感。一次,婷婷在一张报纸上看见一条消息,一个流氓继父竟然把17岁的女儿给强奸了。看了以后,顿时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总觉得继父心怀不轨,要伤害自己。每天进家门以后,只要听见继父的声音,就感到心脏要跳出来,呼吸急促,安静不下来。夜间睡觉也睡不踏实,特别担心继父闯进房间,以至于夜间不敢去厕所,憋着尿。上课胡思乱想,一想到继父,就全身紧张,无法集中精力听讲。
耐心讲道理
根据婷婷的情况,心理老师没有批评婷婷,而是肯定了她有自我保护意识,综合素质高,是有思想的好孩子,几句温暖、朴实的话,使婷婷的心理得到补偿性的安慰和满足。接着,心理老师与婷婷又进行了深层次的交谈,谈到了新组合家庭的特点,谈到了人性与快乐的本质,谈到了母亲和继父,谈到了自我保护的知识和办法,谈到了如何与继父相处的方法、原则和尺寸。使婷婷明白了很多道理,知道了继父也是父亲,同样爱她,不能乱猜疑继父,更不能无端地往坏处想继父。
同学的经验
心理老师找来几个同样情况的女同学与婷婷交谈,同学们在自然的状态下,开诚布公地谈了随妈妈改嫁后,与继父相处的经验。主要有五条,内容是:一要尊重继父,只有尊重了继父,母亲才高兴,才安心;二要爱继父,继父也是父亲,也是监护人,要真心爱继父,才能赢得继父真心的爱;三要积极交流,经常与继父交流,增加了解,理解继父;四要自我保护,平时在家时,穿衣服不要太暴露,说话也不要太随意,遇到继父喝酒后,更要谨慎,与继父单独在家时,最好不要洗澡;五要主动把心里话与妈妈说,遇到烦心事,要讲给妈妈听,不要憋在心中;六要放心,不要胡思乱想,更不能无端地把继父往坏处想。
听了女同学的经验介绍,婷婷的心情轻松多了,知道与妈妈改嫁的女同学很多,不只是自己,同学们都能生活得很好,自己也不会有什么事,是自己太焦虑了,表示要克服。
妈妈的关心
心理老师把婷婷的焦虑情况告诉了婷婷妈妈,婷婷妈妈很吃惊,感到是自己太大意了,不懂心理学知识,忽视了婷婷的心理感受,于是改变以前不主动与婷婷交流的现状,利用晚饭后外出散步的时间,单独与婷婷交流,谈单位的情况,谈婷婷小时候的趣闻逸事,谈社会问题,谈高考问题。利用星期日,带婷婷外出打羽毛球和乒乓球,加深母女感情。同时,认真告诉婷婷要放心,继父是很朴素的工人,思想品德很好,没有任何不良行为。为了尽快消除婷婷的焦虑心理,妈妈调整了工作时间,尽量三个人同时在家,这样可以起到缓解焦虑的作用。
继父的态度
心理老师与婷婷的继父交换意见,恰如其分地把婷婷的焦虑情况告诉了婷婷的继父,婷婷的继父是个明白事理的人,知道由于自己喝酒导致婷婷焦虑的情况,主动把酒戒掉了,说话也文明了。
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