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数字校园>>省常中图书馆>>好书推荐>>教育理论
《对话教育之道-做自觉对话的教育者》
发布时间:2010/7/24 10:53:3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慧灵

 

作  者:王松涛
社:教育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图书分类:社会科学 >> 教育 >> 教育理论
馆藏地点:二楼学生阅览室(D库)
 
内容简介:
    教育是个问题——当“救救孩子”、“拯救教育”的呼声不绝于耳,当“弑师”、“虐生”、“学生自杀”,“博导跳楼”、“师不师,生不生”等骇人事件屡屡出现,我们不得不发问:教育怎么了?
我们怎么办——面对问题重重的现实。是随波逐流,还是砥柱中流?是推波助澜,还是力挽狂澜?我们要作出怎样的选择?
对话是一种选择——本着对话的精神,基于对话的视野,通过对话的途径,重塑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重整对学校的领导与管理.倡行对话的教育,建设对话的学校,造就善对话的校长,塑造能对话的教师,培养会对话的学生,让家长懂得对话,让所有与教育利益攸关的人都成为自觉、自愿的对话型教育者。
领悟对话,践行对话——在教育中开展对话,在对话中思考现实,在现实中变革教育。用对话来检视自我、他人、群体和社会,对教育,乃至对生活和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逐一地正本清源。
 
编辑推荐:
本书的宗旨在于探讨对话;阐释一种基于对话的教育主张;倡导以对话主义的理念为指导的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作者分析了对话的理论来源及核心概念,就教育中的对话之意义及其价值,特别是对话怎样融入教学、教师如何养成对话之心等进行了阐述,认为通过将对话的原则与方法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之中,将有可能从源头方面消除教育问题的成因。
 
本书目录:
1.绪言:教育亟须对话
教育是个问题
反思问题的根源
假如我们能对话
对话的希望与潜力
2.认识对话:从语言到思维
对话的语言学外衣
语义学角度的对话
深入到思维的层面
对话的特征
对话:模糊的艺术
3.对话之道
追溯历史与哲学的渊源
对话的核心要素
伯姆的对话之道
4.走向对话教育
教育中的对话概念
对话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对话教育之难
开展对话教育的条件
5.对话主义的教育主张
重新看待知识的本质
再度认识学习
教育的目的与学习的责任
学习的自由问题
对课程和教学的意义
6.对话融入教学
对话进入课程
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设计对话教学的原则
课堂对话的基本指南
从教室到网络
7.做能对话的教师
8.结语:践行与超越
注释
后记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罗汉路8号    联系电话:0519-88107119    E-mail:scz88107119@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