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康宁
出版社:广西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2
丛书名:现代教育书系
作者介绍 :
吴康宁,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发表有《非学校化社会》与《现代教育的病理》等译作、《教育社会学》与《课堂教学社会学》等著作、《建立集体性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教育的社会功能新论》《教育与社会:实践 反思 建构:博士沙龙百期集萃》《转向教育的背后:吴康宁教育讲演录》等论文。以及《庄子何以“逍遥”》与《我们家是什么阶级》等随笔,主编有《教育社会学丛书》、《现代教育社会学研究丛书》、《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丛书》等系列丛书,获教学、科研奖若干。
内容提要 :
《假如大师在今天当老师》收入的36篇随笔,是吴康宁教授穿梭于历史的缝隙与现实的细节之间对教育所做的思考。吴教授在对经典的重读中,借助历史上的一些“大师”的经典理论观照现实,对“人性本质”等进行关注,寻求对于教育现实的理解与警示;在对现实的解读中,由社会现实反思教育得失,思考教育的未来走向。吴康宁教授以简洁的笔法,从哲学、社会学等层面去看待教育、思考教育,将生活中随手可撷的素材编织成短小精悍的文章,以他的善于观察和敏于思考,给予读者一种新的视角和碰撞,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进入一个新层面的思考。
编辑推荐:
后人之所以效仿庄子者众而最终能如庄子般逍遥者寡,一个重要缘故想来是因未能像庄子那样去“牺牲”、去抛弃。这对尚在体制内生存的人们而言更是如此。
如果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可以算作一种承诺的话,那也只是一种虽然庄严却难兑现的承诺。
学生不只是教师的教育对象,而且也是教师的学习对象;教师不只是帮助学生“成人”,而且也在这种帮助过程中使得自身不断“成人”。
不少儿童在尚未进入成人社会之前,就已经在学校中、在课堂中、在班级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