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数字校园>>省常中图书馆>>好书推荐>>自然科学
《机器人太空飞船》
发布时间:2010/4/13 8:32:4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慧灵

 



 

    者: (美)约瑟夫·A.安吉洛 著;王丹邱 等译 
名: 太空先锋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1
馆藏地点:二楼学生阅览室(D库)
 
作者介绍
约瑟夫·A.安吉洛(Joseph A.AngeloJr.),博士,退役美国空军中校,现在是技术作家。作为洛林斯(Rollins)学院的一名物理学兼职教授,他教授天文学入门课程——“宇宙的演进”。安吉洛博士编写有许多工具书,其中包括The Facts on File出版公司出版的《太空和天文学手册》和著名的《太空与天文学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机器人太空飞船》主要内容是详尽介绍机器人太空飞船的发展过程。本书从最初相对简单的行星探测器开始,以翔实的数据、众多的实例、精选的插图详细介绍了航天史上的过去、当代和未来的机器人太空飞船,以及它们在太空探索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书也描述了一些重要的航天历史事件、科学原则以及技术突破。书后附录的大事年表以及大量的相关资源能够给航天爱好者们提供重要的补充信息。
 
本书目录:
主译的话
前言
鸣谢
简介
1 从先驱月球探测器到星际使者
人工智能
机器人技术的基本原理
飞往月球及以外地区的先驱者
苏联早期的探月计划
喷气推进实验室——美国首席太空机器人工厂
信使号任务
应用于天文学用途的机器人太空飞船
2 机器人太空飞船是如何工作的
为科学服务的太空机器人
科学机器人太空飞船的常规分类
实用的子系统
太阳能光电转换
电光成像仪
太空飞船时钟和数据管理子系统
单粒子翻转
 
. 机器人太空飞船的导航
远距通信
深空网络
3 形状与大小各异的机器人太空飞船
“先驱者3号”太空飞船
漫游者计划
“月球勘探者号”太空飞船
“月球勘探者号”中子频谱仪
“麦哲伦号”太空飞船
“伽利略号”太空飞船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足球太空机器人
在太空探索时应该使用机器人还是人类?
4 飞越太空飞船
“水手10号”——第一个飞往水星的太空飞船
“先驱者11号”——第一个造访土星的太空机器人
“旅行者2号”的大旅行
海王星与海卫一
5 轨道器、探测器和表面穿透器
“水手9号”太空飞船
“海盗1号”和“海盗2号”轨道太空飞船
“火星全球勘测者”(MGS)太空飞船
“火星气候轨道器”——因为人类的错误在太空遗失
火星观测者(MO)任务
“火星——奥德赛2001”太空飞船
“卡西尼号”太空飞船
“惠更斯号”太空探测器
先驱者金星任务
“尤利西斯号”太空飞船
6 登陆器和漫游车太空飞船
勘测者计划
“月球车1号”(Imnokhod)和“月球车2号”机器人
漫游车
“海盗1号”和“海盗2号”登陆器太空飞船
火星探路者任务
火星极地登陆者(MPL)——另外一个火星之谜
火星探险漫游者(MER2003任务
7 样本返回任务
“吉尼斯号”太阳风样本返回任务
“星尘(Stardust)号”任务
火星样本返回任务
地球外污染
8 作为科学实验室的移动机器人
用智能机器人寻找月球水
探索红色星球的更智能机器人
9 正在拜访太阳系小天体的机器人太空飞船
“乔托号”太空飞船
“深空1号”(DS1)太空飞船
“深度撞击号”太空飞船
“罗塞塔号”探测器
“近地小行星交会”(NEAR)探测器
“黎明号”探测器
10 未来几代的勘探机器人
“新视野号”冥王星一柯伊伯带的飞越任务
柯伊伯带
遥现、虚拟现实和具有人类特征的机器人
智能机器人和人机结合体
火星飞机
使用机器人探测冰冷地区
木卫二
“星际探索”任务
太空核能
对高级机器智能的需求
11 自我复制系统
自我复制系统的理论与应用
地球外因素对自我复制系统的影响
对自我复制系统的控制
12 星际探测器
“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太空飞船的星际之旅
“旅行者号”的星际任务
“千年天文单位”探测器任务
星际探测器的设计
代达罗斯计划
13 结语
大事年表
译者感言
 
书摘:
1 从先驱月球探测器到星际使者
  机器人太空飞船为我们打开了宇宙探索的大门。现代太空机器人是一些复杂精密的探测机器,它们已经或者即将探测太阳系中包括冥王星在内的所有主要星球。得益于冷战时期充满政治色彩的太空竞赛,日益增多的功能更强大的机器人太空飞船家族已经极大地改变了科学家对于这些与地球一起围绕着太阳这颗恒星旋转的其他外星球的看法。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科学家获得的对于这些被古希腊天文学家命名为行星的游移发光体的了解要比在这之前的整个天文史了解的还要多。因为有了这些太空探测器,太阳系每个主要的行星体——以及陪伴它们的卫星(如果有的话)——才被人类所更加熟悉。同样,战略性地布置在太空平台上的那些复杂的自动天文台使天文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能够通过电磁波频谱的所有区域对宇宙进行面对面的观测。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不再仅仅局限丁从居问大气层向地球射下的有时黑暗并且有干扰的窄带辐射了。
本章介绍基本的机器人学原理太空机器人与它们的陆地同类分享很多共同特征。然而,因为它们涉及更复杂、更不同寻常的航空航天技术与电脑科技的结合,它们比起在地球上工作的机器人要复杂得多。太空机器人需要在外层空间恶劣的环境下工作,或者有时要到人类所知甚少的陌生的外星球上去工作。
在这种环境下,遥控与虚拟现实技术使人可以与一个高级的太空机器人构成一种实时的、交互式的协作伙伴关系,此时太空机器人就是一个能够承担在恶劣的外星环境下工作的巧妙的机器替代品。例如,一个先进的未来太空机器人也许能够探索月球的遥远地区,而它的人类操作者则坐在一个永久月球表面基地内甚至是在地球上。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完成重要的新发现。
……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罗汉路8号    联系电话:0519-88107119    E-mail:scz88107119@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