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数字校园>>省常中图书馆>>好书推荐>>社会科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发布时间:2010/4/6 11:10:5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慧灵




    者:《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
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
套装数量:32
    价:8000.00
馆藏地点:二楼教师阅览室(B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简介:
 
197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先后组织2万余名专家学者,取精用宏,历时15载,终于纂成《中国大百科全书》这部煌煌世制。全书按学科或领域分成74卷,共收7.8万个条目,计1.26亿字,并附有近 5 万幅图片,册叶浩瀚,内容宏富,适于高中以上、相当于大学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全书出版后,深受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推许,1994年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按照国际惯例,百科全书通常每间隔若干年出版一个新的版本。《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第二版计划已于20098月出版。
 
中国知识界一向有编辑类书传统的,也早已把编纂现代型的百科全书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20 世纪初叶就曾有人试出过几种小型的实用百科全书,但是,这些书都没有达到现代百科全书的要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是中国科学文化事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1978年,国务院决定编辑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并成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此项工作。此后,《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各分卷陆续出版,至1993年,全书所有学科74卷出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出版结束了中国没有百科全书的历史,被誉为“中华文化的丰碑”,成为20世纪末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繁荣发达的一个标志。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是按学科分类陆续分卷出版的,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权衡做法。由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各界的迫切要求,不能等待各门学科的资料搜集得比较齐全之后再行编纂出版;也不能等待各学科的全部条目编写完成之后,按照条目的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混合编成全书,只能按门类分别邀请全国专家、学者分头编写,按学科分类分卷出版,即完成一个学科(一卷或数卷)的编纂,就出版一个学科的分卷,使全书陆续问世。
 
《中国大百科全书》由胡乔木任总编辑委员会主任,姜椿芳、梅益先后任总编辑,19938月出齐。1994年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全书按学科或知识门类分74卷出版,以条目形式全面、系统、概括地介绍科学知识和基本事实。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 、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66个学科和领域。共收77859个条目,计12568万字,并附有适量的随文黑白图、线条图和彩色插页,适于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使用。中国有2万余名专家、学者参加撰稿。各学科分卷的条目按汉语拼音顺序排列。在正文条目前一般有一篇介绍该学科卷内容的概观性文章,并附有反映该学科体系的条目分类目录。在正文条目后有介绍对该学科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事件的大事年表和供寻检的条目汉字笔画索引、条目外文索引、内容索引。卷内条目有完备的参见系统,部分条目附有参考书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书目为:《哲学》Ⅰ、Ⅱ;《宗教》;《中国历史》Ⅰ、Ⅱ、Ⅲ;《外国历史》Ⅰ、Ⅱ;《政治学》;《法学》;《军事》Ⅰ、Ⅱ;《经济学》Ⅰ、Ⅱ、Ⅲ;《财政·税收·金融·价格》;《社会学》;《民族》;《考古学》;《文物·博物馆》;《中国文学》Ⅰ、Ⅱ;《外国文学》Ⅰ、Ⅱ;《美术》Ⅰ、Ⅱ;《音乐·舞蹈》;《戏剧》;《戏曲·曲艺》;《电影》;《语言文字》;《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教育》;《体育》;《新闻出版》;《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数学》;《物理学》Ⅰ、Ⅱ;《力学》;《化学》Ⅰ、Ⅱ;《天文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固体地球物理学·测绘学·空间科学》;《地理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生物学》Ⅰ、Ⅱ、Ⅲ;《现代医学》Ⅰ、Ⅱ;《中国传统医学》;《心理学》;《农业》Ⅰ、Ⅱ;《矿冶》;《机械工程》Ⅰ、Ⅱ;《电工》;《电子学与计算机》Ⅰ、Ⅱ;《自动控制与系统工程》;《化工》;《轻工》;《纺织》;《土木工程》;《建筑·园林·城市规划》;《水利》;《交通》;《航空·航天》;《总索引》。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简介: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出版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世界各个领域的知识大幅更新。因此,新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一部全面介绍人类各门学科知识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全书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变化、内容深入浅出、阐释准确科学,是一部适合大众、服务社会的实用工具书,是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一项基本建设。同时该书也是我国第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卷数为32卷(正文30卷,索引2卷),共收条目60000个,约6000万字,插图30000幅,地图约1000幅。全书内容以条目形式编写,在继承第一版的编纂原则和编写理念的基础上,设条和行文更注重综合性和检索性,介绍知识既坚持学术性、准确性,又努力做到深入浅出,具有可读性,适于中等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查检和阅读。这种百科性的参考工具书,为全社会各个领域的读者综合运用人类已有知识成果,并继续有所创新提供了桥梁和阶梯。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经国务院批准于199512月正式立项。之后,新闻出版总署将其列入 “九五”、“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并组织成立了以周光召为主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编辑委员会。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又将《中国大百科全书》列为“国家重大出版工程”。在以周光召为主任的总编辑委员会的领导下,全国各界专家、学者历经十余年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一皇皇巨著。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第一版的修订重编版,是面向21世纪反映国家科学文化水平的新一代百科全书。全书内容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文化教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军事科学等各个学科和领域古往今来的基本知识。不仅涵盖了全人类科学文化成果,而且注重对悠久的中国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科学技术成就的传承,尤其是充分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形成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风格的百科知识宝库。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在编排上遵循了当代世界各国编纂百科全书的一般通行做法。第一版是按学科分类陆续分卷出版的,是当时历史条件下的权衡做法。《全书(第二版)》的编排按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全书的条目标题全部按其汉语拼音顺序统编排列,更加方便了读者的寻检查阅。从这一意义上说,它是中国第一部符合国际惯例的大型现代综合性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作者选择始终坚持“让最合适的作者撰写其最擅长的条目”的原则。《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作为第一版的修订重编版,条目的撰写在尽可能保留第一版仍健在的作者的基础上,又聘请了近年来在各学科领域崭露头角的中青年专家学者为作者。30年来,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条目的作者累计约达30000人。其中,既有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又有一流专家、资深学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1100余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47人中25人,荣誉学部委员中的多数人,参加了编撰工作。可以说,目前中国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最具代表性的重要专家学者及各学科带头人多数参加了全书的编撰工作。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编纂的19952009年,是中国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时期;是中国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时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取得重要成效的时期;是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迈出重大步伐、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同时,这些年也是世界大变革、大调整、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的时期;是世界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南北差距拉大、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的时期。《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整体内容力图反映国内国际的新变化、政治经济的新格局、思想文化的新发展、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工作生活的新需求。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在全面介绍人类一切知识时,侧重介绍中国内容,突出中国特色。首先,全书力求对中国主流文化作全面总结,收入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四项基本原则、一国两制等重要条目。其次,全书力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成果作全面归纳,收入了三峡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工程、二滩水电站、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国家体育场,国家大剧院、九江长江大桥、杨浦大桥、东方明珠电视塔、杭州湾跨海大桥等一批条目。再次,全书还力求对中国最高科学文化成就作全面概括,收入了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工程、“神舟”号飞船等大量条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风格,重视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科学技术成就和各方面情况的介绍,充分阐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成果,又反映近年来世界科学文化的最新成就和最新发展,以及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内容精简凝练,既涵盖过去,又注重现代;既放眼世界,又侧重中国;既重视基础,又关注前沿,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是一套必备的工具书,全书准确性、权威性、可读性强,深入浅出、检索便捷,既是全面系统反映国家科学文化发展最新水平,尤其是充分反映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取得重要成果的新一代百科全书,也是一套适合大众阅读使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工具书。它不仅为贯彻科学发展观提供了全面的知识储备,也有利于帮助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在推进改革开放,推进建设创新型社会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出版,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各项事业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目录
 
  前言
  凡例
  正文 ……………………………………………………………………11 30296
  附录
  世界大事年表 ……………………………………………………… 30298 30352
  世界各国(地区)简表 …………………………………………… 30353 30379
  中国历史纪年表 …………………………………………………… 30380 30441
  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 30442 30460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 30461 30472
  中国工程院院士名单 ……………………………………………… 30473 30481
  世界遗产名录 ……………………………………………………   30482 3050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30509 30561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0562 30581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30582
  常用非法定计量单位与法定计量单位的对照及换算表 ……………30583 30587
  数学符号表 ……………………………………………………………30588 30600
  索引
  条目标题汉字笔画索引 ………………………………………………311 31337
  条目外文标题索引 ……………………………………………………31338 31712
  内容索引 ………………………………………………………………31713 32989
附: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 32990 321119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罗汉路8号    联系电话:0519-88107119    E-mail:scz88107119@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