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数字校园>>省常中图书馆>>好书推荐>>文学哲学
《芳华》
发布时间:2018/1/16 8:01:4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陈慧灵

 

    者:严歌苓
出 版 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04月
图书分类:小说
馆藏地点:一楼借书处、三楼阅览室
 
作者简介:
严歌苓 ,小说家,电影编剧。1986年出版第一本长篇小说,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9年赴美留学,获艺术硕士学位。旅美期间获得十多项美国及台湾、香港地区的文学奖,并获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编剧奖、美国影评家协会奖。2001年加入美国电影编剧协会。代表作有《扶桑》《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陆犯焉识》《妈阁是座城》及用英文写作的《赴宴者》等。作品已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出版。
 
内容简介: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些有文艺才能的少年男女从大江南北挑选出来,进入某部队文工团,担负军队文艺宣传的特殊使命。
郝淑雯、林丁丁、何小曼、萧穗子在这个团队里朝夕相处,她们才艺不同、性情各异,碰撞出不乏黑色幽默的情境。严格的军纪和单调的训练中,青春以独有的姿态绽放芳华。
    小说用四十余年的跨度,展开她们命运的流转变迁,是为了讲述男兵刘峰的谦卑、平凡及背后值得永远探究的意义。
● 冯小刚同名电影原著小说,用四十年的时间讲述文工团人的命运流转
● 严歌苓叙写自己的青春故事,荡气回肠,扣人心弦
 
编辑推荐:
《芳华》涵盖了严歌苓的青春与成长期,她在四十余年后回望这段经历,笔端蕴含了饱满的情感。青春荷尔蒙冲动下的少男少女的懵懂激情,由激情犯下的过错,由过错生出的懊悔,还有那个特殊的时代背景,种种,构成了《芳华》对一段历史、一群人以及潮流更替、境遇变迁的复杂感怀。今天的作者严歌苓与当时的小女兵萧穗子在作品里构成了理性与感性的对话关系,重新呈现了当时年代里青春的混沌、感性与蒙昧。生命的恣肆与人性的层次以及时代的的特征构成了《芳华》繁复的调性,它向读者打开了多层面的认识路径。
 
媒体评论:
严歌苓是个独特的作家,她是一位擦亮过去的作家。她专注于那些被遗忘的世界和人物,被遗忘的生活片段,被遗忘的精神,她不断打捞被遗忘的碎片,这一点和很多作家非常不同。
 
严歌苓是真懂小说技术,我们是懵头懵脑地凭着感觉去写。她在小说技术方面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她一篇接一篇的佳作,在海峡两岸暨港澳各地频繁得奖,作品也不断地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而且都是精品,都是影响巨大的作品。这一点让我们这些跟她同学过的人,一是感觉到荣幸,二是也感觉到自愧不如。
——刘震云(著名作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罗汉路8号    联系电话:0519-88107119    E-mail:scz88107119@163.com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