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美)比尔·H·盖茨 / (美)玛丽·安·麦金
译 者:徐臻真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1月
馆藏地点:二楼学生阅览室(D库)
作者简介:
盖茨,他曾是西雅圈的律师、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退伍老兵、非营利组织的志愿者。
他83岁高龄,仍旧愿奔忙在全球最大的慈善机构的管理第一线,现任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
但大家最关注的,是他怎样培养出一个成为世界酋富的儿子。
本书简介:
比尔·盖茨年幼的时候,家人觉得他看起来呆呆的、不善交际、行动缓慢,有一天,比尔从半地下室的房间里看着外面发呆,他的妈妈问他:“你在那里干嘛?”
很少回答这类问题的比尔突然回应道:“妈妈,我在思考。难道你们不思考吗?”
这句话引发了老盖茨先生写作本书的愿望。
随着年岁与阅历的增长,今年83岁的他发现自己对于生活、事业、家庭、子女教育、慈善活动等方面,其实进行了很多思考。身为一位众人眼中的偶像级人物,他深感自己需要把身为父亲、律师、慈善活动家以及美国公民的思考与世界上的其他人分享,因此这些本来只属于盖茨家族的家训得以在他83岁高龄时面世。在这些他原本写给儿女及孙辈的文章中,他谈论了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的重要议题,比如克服障碍、专注工作、实现梦想、帮助他人实现梦想、珍惜时间、善用时间的力量……
三年前,比尔·盖茨设立了“威廉·H·盖茨公共服务立法奖学金”,奖学金总额为3330万美元,计划将持续80年,此计划将专门授予致力于公共服务事业的法律专业学生。
这是比尔献给父亲的80岁生日礼物。
而老盖茨先生这样形容儿子:“他不是最聪明的人,也并不总是最富有的人,但他一定是最幸运的人。”这样的父子关系让我们对老盖茨先生更为好奇。
他怎样看待生活中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他的家训如何影响了比尔·盖茨的人生?
为什么巴菲特和比尔·盖茨都视他为偶像?
为什么在八十高龄的时候,他仍旧愿意全身心投入运作全球最大的慈善机构——盖茨基金会?
答案将在他家书一般的温情讲述中慢慢呈现。
本书目录:
致中国读者
习惯思考,并与人分享
毫无保留支持女孩
让他人分享你的天赋
尽你所能关爱他人
积极创新
言传身教的力量
对生命保持热忱
去爱,然后珍惜
给孩子值得借鉴的生活经验
展现自我价值就是展现生命
爱你的工作
超越嫉妒,慷慨待人
开放的心态决定发展空间
与人和睦相处
为你所坚信的真理说话
面对失败,你是否“输得起”
有诺必行,行必尽力
年轻人要志存高远
做无愧于心的选择
释放个人的力量
学习孩子的闪光点
帮孩子的闪光点
帮孩子成就梦想
释放信念的力量
传统教育也有优点
用心培育的友谊深厚而持久
重视早期学前教育
享受婚姻带来的幸福感
唤起孩子的自我价值认同
共同面对一切
推动教育系统的改良
从“我的”到“我们的”
停止观望,积极行动
与全社会分享成就
边衰老边成长
表达感激
营造家庭传统,分享美好回忆
让每个生命都拥有平等待遇
赋权于女性
与人类共享智慧成果
生命是最应珍重的财富
看到未来和希望
与巨人同行
完成生命赋予的使命
融入他人的生命
尽最大的力量改变世界
体会他人的痛苦并努力改变
表达公共意志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
在智慧中成长,并学会爱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