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创办于1907年11月15日(清光绪三十三年十月初十)称常州府中学堂,学校图书室随之建立。校史馆收藏有当年学校图书室一本藏书是英文版《爱宾塞作文及修辞学》,钤有“常州府中学堂之藏书”章。 图书室藏书丰富。如谭嗣同的《仁学》,严复的《群言肄学》、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以及《通鉴纪事本末》、《中国近代秘史》、《庄子集释》、《老子道德经》等。报刊有《民呼报》、《民立报》等。瞿秋白、张太雷在校读书期间,经常借阅具有民主革命倾向的书籍,对于萌发民主革命思想起了积极作用。 1913年7月学校改归省办,称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图书馆藏书有经学、史学、哲学、教育、文学、法政、理科、医学、实业、兵事、美术共11种类。 图书室专门辟出阅览室,并将学生经常借阅的图书单独陈列。
1927年7月,学校改称江苏省立常州中学。1932年,学校藏书21236册,图表1581件。1934年3月,省视学视察报告称图书馆中西书籍尚属丰富。1937年7月,抗战开始。10月,常州沦陷。学校为日本侵略军盘踞。学校图书除一部分内迁宜兴湖洋渚后被江苏省立第五临时中学奉国民政府江苏行署令接收应用外,留在原校中图书悉为日军所毁。其中损失中文图书3224部,计19586册;外文图书567部,计1124册。1945年8月,抗战胜利。10月,学校复校。图书室设在教师办公室,藏书仅456册。
1949年4月,常州解放,常州中学开始了新的历史,先后称江苏省立常州中学、苏南常州中学和江苏省常州中学。1949年12月,图书室2间,阅览室2间,藏书3075册。1955年改为高级中学。1963年图书馆藏书27156册,阅览室面积60平方米,可容100人左右同时阅览。1964年新建教学活动楼1幢(今7号楼),两层,其中包括图书室。1966年6月,“文革”开始,学校遭到一场空前浩劫,校产损失惨重,其中图书损失4万余册。
1978年,学校恢复“省常中”校名和省属重点中学。学校图书馆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图书馆设在今5号楼(两层楼房)。1991年建成新图书馆。三层,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包括教师资料室、学生阅览室、师生借书室、大型书库等。藏书8万余册。 目前我校的图书馆建于1990年,按读者结构层次共分三层,第一层为教工借书阅览场所,第二层为学生借书阅览场所,第三层为有声资料视听音像阅览室。全馆共分7室,有分类编目室、微机管理室、教师借书室、学生借书室、教师资料室、学生阅览室、视听阅览室。 全校订阅报刊600多种,其中图书馆报纸50种,期刊300多种,装订期刊7000多册,现有馆藏图书10万多册,其中马列毛著作963册、哲学藏书2349册、社会科学藏书85081册、自然科学总藏书11675册、综合性图书2144册。图书总金额达788383.27元。另外电子图书700多套,并且近几年学校每年投资10多万元新增图书。
从97年开始,全馆运用微机系统管理图书,简化了借阅手续方便了广大师生.,大大提高了图书杂志的流通率,图书信息与校园网直接连接,加快了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我校图书馆1998年被常州市教育委员会评为常州市中学示范图书馆、1999年3月被江苏省教育委员会评为江苏省中学先进图书馆、2000年10月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江苏省中学一级图书馆。
为迎接百年校庆,学校在2005年进行了整体改造,学校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7年9月搬入新馆,图文信息楼是新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古朴典雅又不乏现代气息,从负一楼到三楼4个楼层为图书馆,目前图书馆各类藏书121359册,总金额1244317.93元。
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通过全馆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图书馆为新一轮课改、为建设书香校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