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学科建设>>课堂观察>>文章内容
[图文]夯实基础知识 拓展多元思维
发布时间:2011-02-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黄天庆

 

夯实基础知识 拓展多元思维
――记汤永成老师的历史探索性课堂与课后研讨
为提升我校高二历史(必修)学业水平测试第二阶段的复习质量,进一步推动理科班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214日上午第二节,历史组教研组长汤永成老师在高二(7)班展示了一堂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复习”为主题的探索课。这堂课汤老师基于历史学科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的近况与对策指这个思路,尝试了历史复习中多元视角思考问题的新教法。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汤老师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整体感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他让学生在思维的实践中思考“如何解读历史资料、如何多视角思考历史问题?”例如,为什么秦朝时能形成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问题,汤老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自己在解题实践中的思路,当学生说得不够到位时,汤老师及时地给予学生思考历史问题的基本步骤与一般方法。再如,为解读 “秦阳陵虎符” 这一陕西考古发掘的文物资料,汤老师指导学生不仅从政治制度的角度,并且从文物的质料、文字、形制等方面来进行历史的考察,充分地体现了复习课中知识运用的综合性。更重要的是,虽然汤老师基于自己的精心预设,但仍是一如既往地肯定学生的创造力与及时生成,例如,在处理“假如穿越时空,你更愿意生活在中国哪个朝代”这一历史情境问题时,汤老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接下来,我组全体成员就自己课堂观察的视角进行了积极的研讨。汤老师说课之后,我组参加听课的教师结合自主开发的课堂观察量表,交流了课堂上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叶敏老师认为汤老师的课不是简单的重复,尤其中多维视角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对于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很有启示。许中华老师肯定汤老师课堂上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依据问题进行理论概括,最后通过理论概括指导实践的基本流程。大家一致认为,虽然这节探索课是汤老师的一次借班开课,但是在这节课上汤老师充分利用了课堂上的各种教学资源,设计了思路清晰的问题,这种简洁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老师在平实而不平庸中运筹帷幄,从而使高二理科班历史必修课复习表现的灵动而睿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