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教学智慧结合之风采
――记黄天庆老师的全市公开课与课后研讨
10月20号上午,全市高二历史教研活动在我校进行。
首先,由我校历史组的黄天庆老师上了一堂关于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的公开课。这节课,黄天庆老师在常规的基础上,渗透了思想史教学的精髓。他从近代中西文化的冲突讲起,以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为明线,学习心态的变化为暗线,依托简洁的史料,激起了学生一波又波的思考。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移情”的感受历史,他设计了回到历史现场;为了引导学生品味经典,他设计了“含英咀华”与“品味经典”。整个课堂教学,老师语言生动、学生思考积极,充分展示了我校历史教学的特色。
接下来的教学研讨,是由市教研室的闵晓宏教研员主持的。首先,黄天庆老师就自己的教学设想给大家做了简要介绍,他非常感谢组内同事为准备这节课所付出的心血,他认为这节课是合全组之力的成果。在探讨过程中,各校老师充分地肯定这节课上的很成功。关于资料利用,北郊中学的余军花老师一眼就看出黄老师肯定看了大量的思想史书籍,并就历史老师的读书问题做了交流。有一老师认为黄老师的“品味经典”简直就是在引诱学生去看书,看到蒋廷黻那本薄薄的《中国近代史》,自己都有马上去读的想法。大家在发言时,对黄老师运用史料的智慧很感兴趣,认为他的史料运用不只是单纯地解决一个问题,在他的引导下,学生能充分地挖掘出简短史料的所有信息,并且在教学上也完成了自然的过渡。我校历史教研组组长汤永成老师在总结黄老师教学时,认为黄老师勤奋好学再加上他的实践创新是这节课只所以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大家发言之后,闵晓宏教研员做了总结发言。他说这一段时间,《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他已经听了四次,但这次是听的最舒服的一次,他认为黄老师对知识的理解不是一般的到位,而是很深入。在这个基础上,结合他教学中智慧的处理,使问题的解决达到了深入浅出,这很不容易。他选择黄老师来上这一课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他说他已经有一年多没听黄老师的课了,但这一次他看到黄老师又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黄老师与学生的对话,他说黄老师与学生的对话非常自然,实质上就是在和学生讨论,这是非常有利于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在谈到教学与考试时,他讲现在的历史高考已经从单纯知识能力考核向思维素质发展了,他感觉历史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培养非常重要,黄老师课堂上问题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最后,他肯定黄老师这节面向全市的公开课真正上出了省中特色,同时展示了历史教师读书与教学智慧相结合的全新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