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尽浮华,澄定平实
――记许中华老师的历史探索性课堂与课后研讨
为提升我校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的质量,进一步推动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8月28日上午第二节,历史组的许中华老师在高三(2)班展示了一堂以“材料型主观性习题讲评”为主题的探索课。这堂课许老师基于“学生怎样学开始怎样教”的思路,尝试了历史习题讲评的另一种新教法。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堂上的许老师非常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例如,在整体感知近代有关婚姻习俗变迁材料的基础上,他让学生思考“如何读材料、如何答视角(或史观)?”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地说一说自己在解题实践中的思路。当学生说得不够到位时,许老师及时地教给了学生解答历史材料题的基本步骤与一般方法。综观许老师的课堂,虽然他基于自己的精心预设,但更是一如既往地肯定了学生的创造力与及时生成,从实践到问题,从问题到理论,师生切磋,其乐融融,最终有效地达成了本课的探索目标。接下来,历史教研组组长汤永成老师组织了本次历史探索性课堂的研讨活动。在许老师说课之后,历史组参加听课的教师结合自主开发的课堂观察量表,交流了课堂上所观察到的现象,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汤永成老师认为许老师的课不是简单的重复,有思考。他尤其肯定许老师课堂上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依据问题进行理论概括,最后通过理论概括指导实践的基本流程。总之,研讨中大家一致认为许老师的探索课充分利用了课堂上和各种教学资源,删除了华而不实的情景,设计了思路清晰的问题,这种简洁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学生对核心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整体把握,有利于老师在平实而不平庸中运筹帷幄,从而使高三的历史课堂表现的灵动而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