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校园服务>>后勤快讯>>文章内容
防范诈骗全民同行,平安校园你我共建
发布时间:2023-03-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石建峰

为防范通讯网络及电信诈骗,提高广大师生反诈骗能力,我校特邀2022年“常州最美警察”、常州市公安局天宁分局新丰街派出所李桂林副所长及相关民警同志一行来我校进行反诈宣传活动。

活动中,李所长及民警同志通过现实案例的分享、宣传单的发放等方式,为广大师生介绍了诈骗人员的惯用手段,提醒广大师生要提高自身防范意识、克服“贪利”思想、不轻易将自身及亲友的信息泄漏给他人,不轻信各类中奖短信、链接信息与涉及银行储蓄账号密码的“指导”汇款信息,遇到此类情况应及时拨打110电话报警或进行专业咨询。

附:常见的诈骗手段

1.冒充熟人类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社交工具(QQ、微信、微博等)等方式,冒充被害人亲戚、子女、学校老师等,以人在国外代买机票、交学费、给教授送礼、遇交通事故需救治或赔偿、处理关系不方便直接出面、病重需手术等急危情况等事由,诱骗被害人转账实施诈骗。冒充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培训班老师等,以报名培训班需交纳学费为由,诱骗被害人进行转账汇款,实施诈骗。犯罪嫌疑人通过冒充具有公众影响力的明星、网红等身份,以能与明星、网红互动、交友、见面、吃饭、获取签名照等为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2.网络游戏产品虚假交易类诈骗

犯罪嫌疑人在社交平台推广充值游戏币、游戏,点卡优惠或优惠购买的广告,诱导被害人先付款,制作虚假的各种游戏界面和充值界面截图,发送截图给被害人获取信任,对其实施诈骗。通过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诱导被害人在架设的虚假游戏交易平台进行交易。部分案件中,犯罪嫌疑人让被害人提供游戏账号和密码、登录服务器区域、登录的手机系统,最后通过登录被害人游戏账号,冒充该被害人诈骗其游戏内其他好友。犯罪嫌疑人以出售游戏外挂、游戏代练、解除游戏账号冻结、解除游戏防沉迷限制等为事由,诱骗被害人汇款实施诈骗。

3.虚假服务类诈骗

犯罪嫌疑人通过短信、网页、搜索引擎、网络社交工具推广发布信息,谎称称可以提供正常的生活型服务、技能型服务等(如:代为生活缴费、音乐制作、网站制作、论文发布等),以及谎称可以提供非法的各种虚假服务(如:通过互联网网站发布提供考题、注销校园贷、删除网贴、充值返利、提供明星网红定位等),以缴纳定金、保证金,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后将被害人拉黑,从而实施诈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