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12月7日,国际理解教育-中日教师跨文化交流项目项目在线结业。在国际导师的导学下,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上海商业学校、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等的老师们和日本的教育工作者走进“同一课堂”,共同探讨国际理解、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项目采用AFS Global Up Educator学习内容,系统学习国际理解教育和跨文化学习的国际通用理论,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沟通方式、认知理论、跨文化情商、21世纪核心素养等20个板块,旨在提升项目参加者深入了解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沟通方式等,能有效调动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换意见,提升跨文化沟通和理解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事务的参与、管理能力。
以理解促理解,以天下观天下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 许盈老师
《道德经》有云:“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有幸参与本次AFS项目全国管理办公室组织的国际理解教育- 中日教师跨文化交流项目(Global Up Educator),让我对这句古语有了更深的体会。
在这一个月的学习中,录播课程深入浅出地导入核心概念,每次看完都能记录下满满的笔记和灵感,期待着在直播课上与导师Anggie Hall以及同班的伙伴们交流。每周一次的Live session是我最期待的课程内容,短短一个半小时的头脑风暴,数次和中日同伴们的思维碰撞,既是在学习国际理解的相关理论,也是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每节课后总能有很多想写进小结里的想法。
犹记得第一节直播课里谈到的Identity flower和Culture iceberg,在导师的提醒下,我第一次从如此多的维度探索了自我的定位,课后也更留意周遭事物,发现文化的痕迹。还记得第二次课堂上我首次鼓起勇气主动发言,在谈论Generalizations这个话题时,提问日本老师“与日本朋友初次见面时,有哪些适合谈论的安全话题”,课堂上大家相聊甚欢,我更是从中收获了很多实用的知识;除此外,这节课另一个关键话题Suspending judgment也让我忍不住凝神思考,它强调更客观地看待每件事情,运用共情心理和D.I.V.E.来感知事情全貌,这不论是对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大有裨益。第三次的直播课话题比较严肃和沉重,关于冲突、宗教以及特权。这些话题日常鲜少涉及,却是国际理解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为此这节课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尤其是这节课好几次的小组交流,迫使我开口去聊这些话题,甚至去总结发言。不过,越了解它们,就越觉得这些话题与自我认知、社会定位以及国际理解相互交融、密不可分,越分析越能增强文化自信和自我幸福感,也越能体会推动国际理解的紧迫性。最后一次直播课言犹在耳,Anggie带着我们回顾了关于自我认知和理解他人的相关知识,探索了21世纪所必需的Soft skills和眼下全球关注的SDGs,期待所有人可以行动起来,去学习深化,能言传身教,不仅自己成为主动发展的国际公民(Active global citizens),更能将这份精神传递下去,期待更多人能发展国际视野,认同国际理解。
回顾这次学习旅程是为了更好地推广及实践,作为一名高中英语教师,教授语言就是在教授文化,教学生用多种思维模式去看待这个世界,去弘扬中华文化,去理解不同文化,去放眼全球,心怀天下。
非常感恩这次学习之旅,它不仅给予了我新的知识与灵感,更开拓了我的视野和格局。对如今的我而言,“国际理解”这四个字不再是阳春白雪般的宏观概念,它已然是具像化的所作所为,是“以理解促理解,以天下观天下”。
国际理解教育-中外教师跨文化交流项目寒假班开放申请,详情请联系AFS全国办。
开班时间
中国-澳大利亚班:
1月11日-2月15日
中国-美国班:2月中旬
联系方式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
AFS项目全国管理办公室
韩老师:010-66418220转818;13466618151
杨老师:010-66418220转805;18612965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