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学校新闻>>文章内容
沟通——奔赴一场心灵之约
发布时间:2022-10-0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徐梦洁

教书育人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一门需要深思的艺术,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构建起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教学相长,师生共同进步。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起健康、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为此,我校教师发展处于9月28日下午举办了青年教师成长营第二次培训:沟通——从心开始。本次培训由北京师范大学心理专业毕业生亢健老师主讲。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许多的问题。亢老师介绍了中学生生理发展特点,列举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四组矛盾:“反抗性与依赖性”、“闭锁性与开放性”、“勇敢与怯懦”、“高傲与自卑”。在这个时期,孩子们在社会功能、周围的人际认同上寻找着自己的位置,面临巨大的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和智力上的挑战,成功失败对比鲜明,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这些问题源自于青春期孩子独立意识的发展,正如心理学中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尝试接纳学生们的心理诉求,交流彼此的感受,改善沟通的方式。

1.png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因此,对学生的爱是沟通的起点和基础。有效的师生沟通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诚意,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接纳。

2.png


如何沟通?亢老师给出了几点建议。

3.png

一是善于倾听。倾听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心灵的碰撞、灵魂交融的过程。教师能否有效地倾听,不仅对师生间的沟通,甚至对于学生潜能的开发、良好课堂气氛的创造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过程中,眼睛要注视着发言的学生,不要随便打断他的话。对于比较认可的意见可以用点头或者“对了”之类的言语来表达;而对于一些意见不同的观点也要先隐藏起来。教师善于倾听,必将给自己的学生带来生机与活力。在师生谈话中,师生对话用黄金分割比6:4,批判和表扬的比例为4:6最合适;

二是有同理心。同理心称为换位、移情。有同理心要求教师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了解学生的心情,思考问题。

三是一些具体的小技巧,如提问的方法,人本主义疗法,“第三人效应”(让孩子间接地听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评价),“可是效应”(尊重学生表达思想的权利,用“可是”转折),“阿伦森效应”等等。



4.png

英语组张芬老师有感而发,她说:“亢老师讲到的‘第三人效应’非常有意思,自己在教学活动中也实践过。对学生的‘反抗性和依赖性’也很有感受,青春期的学生处于矛盾的状态,自己也在不断地尝试正确引导学生们认识到自己处于矛盾的阶段,让学生意识到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从而克服焦虑等心理问题。”


教师发展处欧阳主任也交流分享了自己工作中与学生沟通交流中的问题,期待青年教师们在沟通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不断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健康成长,同时也更好地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