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统群工作>>团建阵地>>青春在线>>文章内容
警钟长鸣国难应铭记,青春作歌少年当自强
发布时间:2022-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郑鹏媛

    

20211213日,这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公祭日,回望历史,在84年前的这一天,因为侵华日军的暴行,南京城中的人民遭遇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而繁华的南京城也在大屠杀中失去了他往日的平静和荣光。血光映天,黑鸦嘲哳,死亡的压抑气息笼罩在南京城上方。在这惨绝人寰的杀戮中,三十万百姓失去了他们的生命,无数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大屠杀的惨烈震惊中外,一时间,群情激愤,却因国力衰弱而又无能为力。

所幸,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到如今其在世界舞台上展露锋芒,无数人又一次看到了中国复兴的曙光,大屠杀的幸存者们奔走相告,他们希望为那些早已化作皑皑白骨的30万英魂讨回一场迟来的正义。然而,日本某些当权者却罔顾事实,不仅将侵华日军的将领供奉在神社中当众祭拜,更试图将三十万百姓的生命生生从历史上抹去,掩盖大屠杀的行为。此般颠倒黑白,又如何能再忍,如今的中国早已有了属于自己的底气,2014217日,经表决通过,国家决定将每年的12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以此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曾有人言,一味的回望历史,依旧是怯懦的表现,可我们却说,对历史闭上眼睛者,看不到未来。以史为鉴,方能明得失,任何历史都是现代史,都对现实有着巨大的警鉴价值,而对历史铭记,就是树起了一面镜子,无论是对企图颠覆历史的人,还是渴望和平的人,都需要这个镜子随时折射提示,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设立国家公祭日,将过去的那段痛苦回忆不断的复原与回忆,直至将其固化,让落后就会挨打,深深刻在每一位中国同胞的心中,以过去之悲痛,激当下中国之奋斗,这反映的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成熟与强大。大而言之,是中国人在替世界保留的一份珍贵遗产,是中国人就此确立与国际社会相处的尊严方式。

省常中身为百年名校,与祖国共同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风风雨雨,自然也不会忘却那些年祖国遭遇的耻辱与磨难,而如今,我们既为省常中学子,更应担起时代大梁,上承历史,下启未来。而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对待公祭日的态度也展现着当下中华民族的态度,因此每一位同学,都应当正视并重视今天这个伟大的纪念日,不仅要将当年南京大屠杀之耻记于心间,更应思考该如何为国之未来而奋斗。当今世界,唯开放者胜,唯开放者强,唯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兼收并蓄的姿态,才能在世界发展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屹立不倒。

问国之未来何如?且看吾辈青年之路。吾辈青年,当以历史为笺,执和平开放之笔,落墨未来画卷;秉历史之烛,照和平开放之路,展我华夏大国宏图。不忘历史,珍视和平,海纳百川,则可盼国家前程似锦,未来风雨无阻。

千秋历史作信笺,今日警鸣绕耳畔,观我常中学子正青春,何不奋斗为国安?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