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统群工作>>团建阵地>>旗正飘飘>>文章内容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八周升旗仪式
发布时间:2022-01-1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郑鹏媛


  承办:省常中教工团支部

  时间:2021年12月27日

  参与人员:主持人:薛沁宜

                    发言人:李恒明 樊立诚 叶思成 胡腊婷

                    升    旗:石一洲 曾星力 邓焕熹

  新的起点 新的征程

  迎着朝阳的光辉,我们再一次凝望冉冉升起的国旗;踏着岁月的脚步,我们又一次走到辞旧迎新的节点。此时冬意浓浓,我们大家汇聚在国旗下,回顾即将走过的2021年,迎接2022年的到来。

  回望波澜壮阔的2021年,我们在党的百年华诞中回顾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体会历久弥坚的百年初心,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一起筚路蓝缕,奋斗不息,实现了第一个百年计划,在中华大地上消除了绝对贫困,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将丰衣足食这一朴素愿望照进了现实;奥运健儿们在东京赛场上挥洒汗水,践行着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价值理念,展现着勇于挑战、敢于积极进取的可贵精神;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带来的天宫课堂以天地协同的方式与实时的互动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太空的魅力与航天科技的创新力量……

  这一年,在浩瀚星空中,多了一颗名为448988的小行星—— “常中星”,在省中人的努力下,它正闪耀着独一无二的光芒。今年,我校荣获获得“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被授予清华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学校,并有12所北京高校同时授牌省常中….这其中凝聚着全体省中人的智慧,他们是在省基本功、优质课比赛中独占鳌头、勇创佳绩的璀璨之星;他们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切磋积累、探索创新的奋斗之星;他们更是与学生同在,倾心奉献、披星戴月于校园的奉献之星….这一年中,全体师生众志成城,一同前进。面对疫情的持续肆虐和变种病毒的层出不穷,我们携手并肩,积极应对,响应号召,保证教学工作地有序,适应与疫情同行的新常态,不断求索,不断突破,在竞赛、高考等多次考验中交出令人惊喜的答卷,展现我们常中人的风采。

  如果说2020年是新冠元年,那么在2021年进入省常中的我们,就是后疫情时代第一批进入省常中的青年教师,站在时代的交界点,作为新注入的血液,更应担负起时代赋予青年教师的新责任。动态清零总方针下教学模式的转变,教育、生活等多方面的交叉实践以及愈发明显的学科融合教学模式,种种新时代的教学目标在带来挑战和机遇。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工作伊始,我们积极参与教科研讨论,在汲取前辈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同时,为经典的课堂提供新思路,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付出辛勤劳动与艰苦努力,就能积土为山,积水为海,就传承属于省常中的光荣传统,让省常中与常中星一同闪耀。

  省常中的闪耀,不在新人,不在个人,更多在于一代又一代有思想、有情怀、有方法的前辈们对后辈们无私的引领、帮助和教导。作为青年教师,我为能有这样的前辈师傅而感到幸运和幸福。课堂上,我看到的,是他们推动民族基因与常中星共鸣的情怀传承,永续民族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我看到的,是他们坚持实施的实验与课堂的知行融合,实践出真知,情境即教学。课堂外,他们为学生们讲解难题,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如果说学校是一张珠帘,那学生们就是珠子,教学内容,是串线,而人文关怀与学科素养,则是那些珠子的精气神。省常中的前辈们,用淳淳育人之心与数十年如一日的教育风范,将省常中这张珠帘串得光芒万丈,也为我们青年教师打了样,给予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省中的这段时间,我对于责任有了新的理解,那是对省常中百年辉煌的传承、是在探索实践中的大胆创新、更是在研究发现中的勇敢突破。

  记得来学校的第一天,走进校史馆,我便惊叹于这所百年名校的厚重历史,陈列在校史馆的一位位大师学者是百余年辉煌征程的积淀,岁月不居,时间如流,于波澜中屹立至今的省常中而言,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数代人积累传承的人文精神与教育情怀。这也正是我们青年教师必须永远继承发扬的。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更需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这就需要在继承的同时,理解接纳当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发展与遵循应试选拔的规则,创新出适合学生发展的道路,帮助学生在激烈的人才选拔中脱颖而出。这是难点,也是意义。

  至于突破,是成绩的集中体现。就像回到我来省常中的第一天,那时我在想,我当老师最大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让我的学生超越自己,成为这个社会能堪大任的大师,希望有一天他们也能够位列校史馆、成为让学校自豪的校友。这是学生与老师间的传承和突破,也是我们新老师与省常中历任老师间的教育接力。

  老师们,同学们,新的一年即将拉开序幕,新的起点,我们将面临诸多未知的挑战,也将迎接前所未有的机遇。今天,让我们向辉煌的过去挥手作别。今天,让我们怀着对党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忠诚,秉承存诚能贱的校训,勇挑重担,开启新的征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