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党建工作>>学习频道>>文章内容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专题系列 省常中的红色记忆(一)
​——陆殿扬介绍十月革命
发布时间:2021-04-2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聂华玲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是一片镌刻着红色记忆的土地,从这里走出了很多以思想启蒙为使命、以振兴中华为追求的杰出师生。他们秉烛,传播新思想和新文化;他们呐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用热血和青春实践自己的誓言。值此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追寻省常中红色足迹,共忆峥嵘岁月,汲取前进力量。

介绍十月革命的先声——《俄国之多数党》

1917117日(俄历十月二十五日),俄国爆发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震动了全世界,也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1915开始的中国新文化运动由此有了新的内容,进入了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19184我校教员陆殿扬撰文《俄国之多数党》,刊登于《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杂志》第七期(学校初名常州府中学堂,19137月改称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介绍了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十月革命。半年后,李大钊同志在191811月的《新青年》发表的著名文章《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不单在常州地区,就全国范围而言,陆殿扬对十月革命的研究和介绍也是比较早的。

陆殿扬(18911972),字步青,其父亲陆鸿熙,新学先驱,创办诚信学堂。陆殿扬南洋公学毕业后,于清宣统元年即1909年农历正月进入常州府中学堂任教,这时19岁,是当时常州中学最年轻的教员曾担任学校教务主任,负责全校的教务工作,如课程编排、教科书确定、课务安排、学业检查等。作为外国历史、外国地理教员,陆殿扬十分关心时事,特别是世界大势陆殿扬不曾出过洋,也硕士、博士学位,他之所以成功,是埋头苦干,自修得来的。他常说:“一个人要继续进修,不断研究,自成专家而与时代俱进。”

微信图片_20210413160900.jpg

与时代俱进正是陆殿扬的座右铭,成功之道,也是《俄国之多数党》问世的内在精神因素。《俄国之多数党》主要介绍了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党文章讲述了苏俄脱离三国协约,体现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政策,“其代表俄国者,为多数党政府”,即苏俄政府。陆殿扬对苏俄政府的评价是:“对此种政府,为革命后所诞生,究能维持久远与否,现尚未可知。惟势力雄厚,已得多数人民之赞助,一时恐未易推翻也。”陆殿扬基于翻译的功底,列举了当时社会流行的俄国多数党的六种名称。同时他通过对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历史的研究,对多数党名称的由来进行了介绍。不仅如此,从阐述历史转向谈论现实,陆殿扬分析了俄国多数党之所以占优势而超胜其他各党者,“则以其于战争政策中,迎合人民心理。今俄民之所呼号者,面包与和平而已,胜负非所计也。”

104年前中国只有少数先进的知识分子才知道十月革命的情况下,陆殿扬就能比较客观公正介绍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介绍列宁介绍十月革命,是难能可贵的。除了《俄国之多数党》之外,他撰写许多与世界大势密切相关的文章,特别是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交战国情况的文章,如《欧洲交战各国元首表》、《欧洲战事丛谈》《世界共和国一览表》等均在这一时期出版的《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杂志》上刊载

思想阵地——《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杂志》

《江苏省立第五中学校杂志》下文统称“杂志”创刊于19153在《常州市志》“杂志”栏目中列名第一。《杂志》辟有文萃、学术、艺术、译丛、记载、通讯等栏目,以学生作文、笔记为主教员论述为辅。一年两期,共出7期。

时任校长童伯章撰《发刊词》“世界知识,日新月异。务公益者,欲速其新且异者之传播,乃刊为杂志,风行大地,读之者因新感新,由异引异。而知识之发达,愈一日千里也,是可尚也。”该杂志,“有教室之课业,有学生自修时之笔录,有游艺之演习,间亦及教员之撰述,拉杂编次。”陆殿扬的《俄国之多数党》当属“教员之撰述”。

《杂志》在上海中华书局设有分发行处,上海、南京、杭州、苏州、常州等地设有分售点11处,在江苏、上海、浙江等地有一定影响。

20世纪初的中国,以陆殿扬为代表的常州中学师生,有思想有锋芒,担当作为,上下求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