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变世界
——省常中科技节AP班学生的感悟
科技筑梦,奔赴理想
2021年3月26日,一年一度的省常中科技节在春意盎然的校园盛大开幕。本次科技节以“科技筑梦,奔赴理想”为主题,鼓励学生们通过科学实验和趣味竞赛,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探究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本次科技节分为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第二板块是趣味竞赛,包含“乾坤一掷”、“越高越好”、扑克牌承重和“妙趣大连环”四个部分。高一各班学生都踊跃报名,积极参与。以下是AP课程班学生们的活动感言。
本次科技节中,我参加了扑克牌承重竞赛。赛前,我和组员们一起探讨和修改了承重结构的方案,经过多次讨论和试验,我们最终决定用三角形作为基础形状来搭建。下午比赛正式开始,我们有条不紊地按照预先设计的结构进行搭建。虽然最后因为整体结构超重,修改超时2分钟,但这没有影响我们的比赛状态。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轮到我们组进行最终效果展示和检测。我们的支架能承重一块木板和5公斤的重物,对于这个结果我们基本满意,重在参与。在展示环节,我们也发现了很多新颖的设计和更稳固的结构,收获颇丰。
——Caroline Fan
SCIENCE&TECHNOLOGY
随着上周五的科技节落下帷幕,我也有了一些心得和体会。从实验准备和策划,到小组讨论和确定方案,最后落实到一步步的实践上,实验室里屏息凝神的点滴,一根根竹筷反复的拼搭,汇聚成了比赛现场短短几分钟的成果展示。
我参加的项目之一是生物竞赛,它教会了我思辨的精神。要求从除菠菜以外的绿叶中提取色素并完成色素分离。我和其他两位组员提前两周开始策划方案,首先查找参考资料初步确定实验用具和步骤,尽可能提高提取液的纯度,从而得到更清晰的色素分离成果。我们制定并完善了实验计划,并且准备好了所有的器材。本以为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当我们到实验室开始实践时,问题却一一暴露出来。虽然实验的效果和我们预想的一样,但是最后点样的时候,我们却发现色素分离的结果并不明显。距离比赛开始仅剩半天时间,于是我们开始分析原因,发现可能是提取色素所用试剂的问题。经过改良和调整,新的实验方案也在最后关头让我们得到了不错的实验结果。这次的经历,令我印象深刻,也培养了我沉着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能力。
——Laura He
科技节终于落下帷幕。本次我参与了化学实验竞赛——碘钟实验,即将碘酸钾、双氧水、稀硫酸、丙二酸等和淀粉溶液混合,产生蓝色和琥珀色交替出现的结果。从一开始,拿到任务时的不知所措,到后来在网上查阅资料,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我们小组最终确定了方案,并一起去实验室尝试操作,但却效果不理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不断改进方案,调整剂量,增加了成功率。因为实验试剂的不稳定性,要想每次都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很难的。做得最好看的一次能看见试剂颜色在深蓝色,琥珀色,透明中循环变化着,直至停止。最后比赛那天,颜色只调出了淡蓝,没有达到深蓝,略显遗憾,但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我觉得活动中分工真的很重要。我们每个人,都负责一个板块,大家各司其职,才能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不断试验,争取做到最好。每个组员很给力,每一个环节都不曾有过差错。科技节还是玩的蛮开心的。
——Emma Huang
我参加了科技节中“越高越好”的项目,要求每组用一张A4纸在没有胶水辅助的情况下,尽可能搭建一个更高且尽可能承重的装置。兼顾高度和承重,是赢得比赛的关键。参与的学生中不乏强者,对于这个装置的想法也各不相同,但是,也有一些相似的想法。比如,大家都偏向选择圆柱形。其中有一组特别厉害,搭得又高又稳。我们在现场制作的时候,没有那么顺利,花了很多时间,最后终于顺利完成了。看着煞费苦心制作的成品,大家感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Candice Pan
“科技引领世界,创新引领未来”科技节完美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无论是学术竞赛还是趣味性的比赛,都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科技的热情和兴趣。我参加的“越高越好”项目,就将学术知识与趣味性结合到一起。比赛过程中,考虑到物理构造,我们选择了最简洁也最牢固的方法——圆柱。通过将纸裁剪成多份使其高度达到理想的高度,但这也增大了牢固性。比赛过程中,对时间的把控也很重要。虽然我们没能取得最理想的成绩,但学习其他小组精妙的设计,和大家一起感受倒计时的紧张和激动,我收获了很多。
——Felicia Chen
本次科技节,我参加了化学竞赛和纸牌叠高,深切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也体会到了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面对从未尝试过的化学实验,我们积极探索可行的方法。提交报名表和实验方案后,我们一同讨论并确定实验步骤,寻求老师的帮助,预约实验室进行一次次尝试。整个过程中,团队成员相互配合,这将成为我难忘的记忆。
纸牌叠高活动进行时,场地上的风很大。面对纸牌翻飞的困境,我们班几个同学伸出援手,主动围在我们旁边为我们挡风,我很感动,也深切体会到了有同伴陪伴的快乐。
——Jessica Zhou
这次的科技节我参加了生物实验竞赛,感触良多。这个实验要求探究不同植物叶片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我们在高中生物教材分子与细胞一章中用菠菜绿叶为材料提取植物色素,用层析液或汽油做色素分离,但实验效果并不理想。我们想通过探究,选出最佳实验材料取代菠菜绿叶。
Science&Technology
最开始,我们本想采用普通的树叶,但在请教了王钢老师后,考虑到叶绿素含量和提取难易程度,我们决定采用藻类。虽然菠菜里面含有大量的叶绿素,但是由于有太多的纤维素等杂质,所以碾磨提取不太容易,而利用藻类正好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并且能省去碾磨的步骤。刚开始实验的时候,我们发现虽然能将色素很好地提取出来,但是放到层析液中却没有分层。经过反思,我们发现是离心机的转速不足以将所有的杂质沉淀,而且有机溶剂的选择也有问题。于是我们改进方案,一次次地尝试,虽然在过程中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但在最终取得了成功。通过这次的竞赛,我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风雨之后,便是彩虹。
——Ray Zhu
我参加了科技节趣味竞赛中的“妙趣大联环”。比赛要求每个小组动手制作至少五种不同类型的连环装置,在2m×2m的场地上,将指定乒乓球送进提供的纸杯中,时限2分钟。我虽然制作完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案,但看到别人的作品时,还是有一种“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感觉。最后虽然未获奖,但是我通过比赛学会了摆脱固有思维,不断突破自我,期待未来能参加更多类似的活动。
——Scott 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