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博杯”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课堂考核环节日前落下帷幕,物理组仲伟康、毛奇、江婷婷、孙鹰渊四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比赛。
仲伟康老师从“如何让小灯泡发光”的趣味实验着手,引入互感现象。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验证,多角度引导学生参与互感现象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教师把课堂的另一重点“自感”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方式自主分析自感现象产生的原因。教学过程流畅自然,思维逻辑缜密,学生积极性很高。
毛奇老师从能力立意出发,在引导学生回顾法拉第线圈的基础上,演示“隔空输电”、“隔空传声”。线圈靠近时,一曲《十送红军》响起,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通过模型类比与概念类比,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互感和自感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视模型的构建和类比,注重思维发散,对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有重大意义。
江婷婷老师以橡皮筋模拟射箭小实验引入,在开篇即明确了课堂的目的与任务,通过墨水瓶和光路演示实验结合“放大法”演示了微小形变的同时注重学科思想的渗透。在突破弹力方向这一教学难点环节,教师采用多情境、多角度、多类型下的分析,以归纳与总结的形式让学生参与课堂,自主体会不同情境下弹力方向的确定,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孙鹰渊老师的课堂围绕握力器的主题展开,课堂伊始,让学生体验握力器的使用并描述感受,由此引出形变与弹力的主题,在演示微小形变时,利用激光光路拓展展示了丁达尔效应,赢得学生欢呼声一片。整个课堂气氛融洽,学生参与度高,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思维的培养。
四位老师两两分组,针对同一课题展开不同的教学设计,体现了物理组青年教师对新课程的探索与理解,青年教师们将以此次课堂考核为契机,继续潜心研究与学习,抓住机遇,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