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下午
集合之后,我们在教官的带领下来到篮球馆进行游戏,游戏一共有四个环节。先通过塑料半直筒将高尔夫球顺利引渡到碗中;完成之后,将排球放在器具中央的橡胶板上,四周有绳子,同学们抓住绳子,合力连掂12下排球;接下来是“不倒的森林”游戏,同学们围成一个圆圈,扶住手中的木棍,然后顺时针转过一圈,接住下一人的棍子;最后的项目是同学们排成一字长队,在橡皮绳的上下移动中依次穿过。整个活动全部完成限时5分钟,若是有一项没有顺利完成则需将这一项目从头再做一遍。
正式比赛之前,我们有一段时间进行练习,根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又因为突出重点的哲学原理,我们先针对最难通过的掂排球项目选出了能干敏捷的十几名男生,专门训练。剩下的学生,自由调动,先完成较为轻松的引渡高尔夫项目,几次调整战略方法,找寻到了最不容易有失误、最稳妥的引渡姿势。待到正式比赛时,前面的同学接过球就立即跑到前面搭桥,整齐有序,快速完成。“不倒的森林”稍有意外,接连失利了几次才成功,但是,在训练的过程中,我们发挥了个人和团队的智慧。首先,由小入大,在人数不够时女生进行尝试,再在人数充足时分享经验、吸取教训,更为顺利。其次,是指挥和领导的力量,在徐秋越的指挥下,以喊口令的方式规定节奏,按统一的顺序同时放开自己手中的木棍,再接住对方的木棍,团结有序,才能有条不紊。最后的项目,是全班同学穿过橡皮筋,也是十分顺利,终于我们成功地完成了整个项目。
体力的挑战结束,我们来到“盗梦空间”的游戏环节,发挥脑力的智慧,一人或两人拿到一张卡片,通过描述自己手中卡片的信息,发现与自己卡片相邻的卡片,几番交流之后,正确地排出顺序。在活动的过程中,交换信息,寻找同伴,难能可贵的是几乎每个人都有说出自己手中卡片的机会,每个人都可以表达,没有一个人会被忽视,亦不会被遗忘,因为只有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才会实现一连串卡片的顺序拼接,最后找到一个完整的画面故事。
我们学会合作,发现团队的力量,也了悟个人的作用,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生命之旅(陶佳文)
本是普通的校园小径,却在蒙上眼后变得不同,平时只要一抬脚便能轻松跨过的障碍,现在却格外让人胆战心惊,更别提匍匐在地时的疲倦与痛苦了。于是只能将全部的信任交托给身边的同学。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全部面目后依然热爱生活。”成长之路道阻且长,在未来我们也要与身边之人并肩前行,怀一颗感恩的心,一路高歌前进。
一点小遗憾(严文杰)
今天是第一天,令我影响最深的是下午两个项目。第一个攀岩,虽然我没有参与,但当轮到王瑾萱时,我便已经跃跃欲试了,但我仍有些迟疑。当我下定决心去报名时,发现同学们已经暗中排好了次序,当轮到我时,刚好结束,十分遗憾。但我也意识到,人生有很多机遇,就像这一次攀岩,一犹豫,它就会从手中匆匆溜走。《解忧杂货店》中说过:“当你心中有点想做一件事时,你其实已经做好了选择,只是缺乏勇气说服自己。”是啊,想做一件事就要勇敢去做,不要想着做好万全准备再去尝试,因为机会不等人。另外,我也很敬佩那些敢于挑战的人的勇气。
生命之旅(谢天)
戴上眼罩,陷入黑暗,我的世界没有一丝光亮。所有的感官集中在和同伴连接的双手上。我感受到他们的手湿漉漉的,汗珠密布,但这却是我唯一能感受到的温度。后面同学呼出的气拂过我的脖颈,凉凉的,好像在悄悄告诉我:“别怕,我一直在你身后。”当世界陷入黑暗的深渊,同伴是我生命中唯一的光。我愿在生命的每一刻珍惜他们的关怀和爱,愿用我的爱去温暖他们。
生命之旅(周柯宇)
刚刚结束的“生命之旅”,感触最深的是趴地爬行时,自己手磨破,手臂红肿的时候,还是紧紧握住前面同学的脚踝。在一片未知与黑暗中,唯一的星光便是同伴。虽然这可以说是人求生的本能,但我希望能把它称之为互相信任、互相依靠的结果。
生命之旅(蒋文驰)
在晚上的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同伴之间的信任、关怀与扶持。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身边都有一双坚实的手,紧紧拉我向前。父母、朋友,这些人必须成为我们最重视的人,一言以蔽之,“子欲养而亲不待”,在那些人离去之前,珍惜这份感情,用真心对待真心。昨天我们进行了许多富有教育意义的拓展活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挑战150”,即在5分钟内完成4个独立的挑战。在赛前准备阶段,我们有两个项目表现不佳,从未尝试成功过。然而,在正式比赛中,掂球项目一遍就过,“不倒的森林”也成功弥补了个别短板的劣势,这绝对是凝聚团魂的表现!
感悟(秦梓铉)
求生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项目。看似高不可攀的墙,在近五十个人的协力与最佳策略的采用下,竟在区区13分钟内就已经全部翻越。可以说,作为人肉阶梯的一部分,这是这个求生过程中最关键也最痛苦的一个章节。一百多斤的重量,有时只用一只肩膀就得担起,不说遗留的灰尘与通红的肩胛,单是那刻骨铭心的刺痛,就使人再难忘记。何况,四十多人轮流踏过,是要承受多么大的痛苦,语言都难以描述。牺牲精神永远是一个团队不可缺少的部分。
七巧板活动应该是许许多多活动中最具社会意义的部分。七巧板的分配象征着社会资源的均等分配,但这种均等远不足以使被分配的主体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便萌生了将资源集中起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思想,让少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带动大家一起富起来。而在所谓资本主义的民主体制下,人们只会自私自利地藏好自己的七巧板,捍卫着“自由”与“独立”,最后只会像那些211大兄弟学生们一样,虽为高材生,却只能得到令人唏嘘不已的二百多分。
感悟(陶然)
爬“毕业墙”给了我很深刻的映象。无论是什么项目,都没有像这一般体现集体的意志与力量,又能体现每一个个体在集体中的巨大力量。当我看见大家争抢着做支撑,将下一个人抬上去;当我看见每一个人都尽力将全身向上缩以降低上面的人拉住他们的难度;当我看见大家哪怕受伤也要拼命翻过去,我感受到真真切切的集体的温度,是一股暖流唤起心底对集体强烈的认同感和保护感。我真的非常喜欢11班这个集体,我希望我们什么都能做到最好,也认为这就是事实。我认为我们是一个有力量又有温度的集体。所以当气氛压抑凝重,有的同学怨声载道时,我嘻嘻哈哈,想以不投入不用心的方式使大家脸上有开心的笑容。哪怕我牺牲了自己的形象或许会被老师误解,我也愿意给他们带来一丝轻松与快乐。不过也的确是做过头了,也许沉重的活动就应该带着比较沉重的心情参与。
七巧板活动的随想(蒋一歌)
“多人七巧板”活动时一个考验团队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与领袖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项目。我们在活动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活动结束时的“反思讨论”环节中,我们发现,如果在热火朝天开始前稍作交流,有人站出来指挥领导,那结果将会变得更好。很喜欢一句话:“当你找不到路的时候,不妨抬头看看。”“抬头看看”这个过程是面对未知问题的冷静分析,是在经历失败是的总结重启,是陷入迷茫时的指引。何必急着呢?在原地停驻片刻,又是别样的收获。
爬求生墙有感(臧雨阳)
四米高的竖直墙壁,若仅仅一个人试图去翻越,几乎难如登天;但若是有一个团结的集体,有人在下面当基石,有人在上面伸手帮扶,这看似是无法战胜的困难,也会迎刃而解。身为基石,尽管肩膀被三十多双脚先后踩过而隐隐作痛,但作为集体的一份子,责任感促使我尽力顶住一切压力,用行动证明:有志者事竟成。
逃生墙(陈璐炜)
拓展训练的第一天下午的逃生墙项目,让我影响深刻。在这个项目中我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强大力量,每个同学都高举着手,一个一个把全班每一个人都送过了四米高的高墙。已经上去的同学也并不松懈,立即转身把身后的同学们一个个拉上来。四米的高墙,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绝对无法翻越的,但只要一个团队齐心协力,没有什么做不到是事。
攀岩(王瑾萱)
我觉得很高,蛮累的,第一级登顶后还要掉下去,相当挫败。正因开始时犹豫,导致我之后手没了力气,虽然同学们的加油声使我无比想要登顶,可能力、精力有限,我在距终点四米时放弃了。虽有遗憾,但我已经尽力了,故不后悔。
感悟(承哲慧)
今天令我映象深刻的项目是“挑战五分钟”。五分钟,四个项目的完成,对于我们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从一开始的安排人员,到后来的自由练习,一切都在井井有条地进行,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做到做好。练习的时间很短,甚至有的项目还没有成功过,比赛就开始了。紧张的气氛开始蔓延,在“不倒的森林”环节中,我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没有人埋怨谁,只有那一声声的“没事,重来”“没关系,慢慢来”。规则规定只有完成12次,当我们最后数到11时,空气好像都紧张地凝固了。每个人 精神都高度集中着。“十二!”完成了!我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声,我们完成了。
感悟(徐秋越)
今天印象很深的一个项目是七巧板。35块七巧板,5种颜色是,每个队伍都要完成八幅图,最初拿到任务的我们都有些手足无措。“我们就缺一个红色的小三角”“我们也是”最初,这样的叫喊声在六组间此起彼伏,第七组同学也不知先给了哪个组好,每个组都聚焦于自己的任务,而资源的缺乏给每个任务的完成都增加了巨大的困难。然而,渐渐地,同学们发现了各组任务相似性,也发现了“集中力量”才是获得整体胜利的最佳方案。最终,我们团结协作,得到了满分。
感悟(林亦琪)
面对毕业墙我是懵的,觉得完全不可能,但是在大家的努力下,我们都成功了。最后一个人跳起来够到上面的手时,他们手臂上出满了汗,完全抓不住,这足以看出他们的辛苦。尽管我不善于表达,但是我十分感谢所有做人墙和在上面拉人的同学。对于淤青和肌肉反应都感到头疼的我想起他们受的苦和泪,感到十分钦佩!
虽然是第二次挑战“生命之旅”了,腿上的淤青也比上次多了几倍,但伙伴的力量给我带来的感动依然不减。人生的旅途就像一列火车,上车与下车,会遇见何人,又在何时遇到分别是不可预料的,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每一天的光阴,珍惜每一天的相遇,努力过好当下的生活。无论是身体上的折磨,还是心灵上的触动,这次都是一次此事难忘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