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党建工作>>支部建设>>文章内容
打造思政课堂,推进思政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20-07-15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超级管理员

  2020年7月14日下午,省常中党委文科支部全体党员相聚一堂,围绕“打造思政课堂,推进思政课程建设”的议题,召开了一场思想碰撞、智慧交织的支部会议。在会前,每位党员就进行了充分的思考和酝酿。

  首先,文科支部的党员老师以学科为单位,分别派代表与大家分享了既具有学科特点,又具有教育共性的理解和感悟。历史学科龙胜春老师充分挖掘历史学科中的党史资源,主张借助历史资源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的渗透。他尤其提到了省中的党史资源和红色文化,令在场的老师深受鼓舞;同时,龙老师还提到了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和成就,对学生进行引领,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历史老师的力量。丁向红老师则从英语学科的角度,主张在国际交往、国际比较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其次要引导学生看到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铭记增强综合国力的使命;同时要运用好语言工具,为国家服务;政治学科谢晓虹老师主要提到了思政教育中的四个要素,一是思政教育要首先塑造学生的政治认同;二是思政教育要立足学情;三是思政教育要讲究情怀;四是思政教育要做到心中有底气。语文学科的孙玉婷老师认为语文学科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碰撞的平台,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资源,在语文的课堂上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多种尝试;欧阳林老师则详细论述了思辨教育以及批判性思维的意义,即在于学生人格的养成、品质的养成、价值观的塑造,欧阳老师还结合高一的演讲比赛、高二的期末作文题目、学生所处的外在环境谈及了我校语文学科推进思政教育的尝试,最后欧阳老师和我们分享了语文学科的课改动态以及我校思辨课程的推进。美术学科李昭君老师则从美育的角度,谈到了美术学科与打造思政课堂的完美契合点,美术学科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引导学生感受美好生活;;美术学科还传授地理、人文、历史知识,与思政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学科还可以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鼓励学生向上向美。音乐学科的刘薇老师则从音乐教育本身的优势出发,谈及了“动之以情”在思政教育中的重要性,而音乐本身具备了情感刺激的功能,尤其是我们的民族音乐,可以使人格得到提升,避免消极能量;音乐教育不仅具备了趣味性,也增强了文化性、民族性。地理学科的谢天艺老师关注到了地理学科在立德树人方面的价值,尤其结合了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及了在地理学科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尝试,将时政热点融入到地理学科的教学素材中,引导学生热爱祖国。

  最后,省常中党委陈晓霞副书记从两方面对本次支部会议进行高位总结。陈书记首先阐述了对“打造思政课堂,推进思政课程建设”的理解,一是思政课程建设的体系架构,陈书记将其提炼为“学科融合”,主张各个学科发挥自身优势,融合架构课程体系;二是思政课程建设的学科背景,陈书记将其升华为“大文科”“大课程”,思政课程建设立足于大文科各学科背景,打造思政教育的“大课程”;三是思政课程建设的历史特点,陈书记将其概括为“时代性”,认为思政课程有很强的时代性,要与时俱进;随后,陈书记表达了两点期许:一是思政课程建设的目标,要“立民族之根,塑民族之魂,打造具有中国心的中国人”,二是文科支部建设的推进,陈书记希望广大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能够将理论付诸实践,在思政课程建设的实践中率先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令人鼓舞,给人启发,催人奋进。本次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QQ图片20200715171010.jpg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