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以往栏目>>临时栏目>>文章内容
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物理组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3-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钱明忠

 

一.今年高考中,周亚文所带高三(10)班黄佳琰同学以总分427分遥遥领先,夺得江苏省理科状元
二.2013年物理组期初探索性课堂展示
2013217,在学校组织的新一轮期初探索性课堂展示活动中,物理组刘立亮老师开设了一堂《抛体运动的规律》公开课,刘老师这堂课中体现的“教学设计严谨而全面”、“教法自然”、“学法渗透”、“动静结合”、“动态生成”、“强大的人格魅力”等得到全体物理组同仁的一致好评。
课后全组老师进行了评课交流,大家畅所欲言,受益匪浅。课程处吴健主任也作了点评同时号召大家把握机遇、创造机会,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最后教研组长丁岳林老师进行了总结,对开课老师进行点评肯定的同时,更对全组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课时紧、任务重的背景下,全体同仁应该始终坚守一个信念----为高效课堂而不断摸索实践,成为一种追求,相信物理组在全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走得更稳。
三.我校物理组洪冠芳老师和来自上海松江二中的徐志琴老师同题异构,开设了《静电现象的应用》
作为同题异构课,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有着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精心准备了大量引人入胜的物理实验。通过实验,一方面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知识探究的渴望,另一方面呈现了物理实验的独特魅力。在一声声惊叹、一阵阵好奇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这节课的内容。课后,不仅学生流连忘返,竞相零距离接触各种实验仪器,就连其他学科听课教师也在分享彼此感受,品味两节物理味道浓郁的课,感受课中的芬芳。
两节课在体现个人教学风格的同时,更是展示了不同地区基于各自的教学目标、要求,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特点与方法。洪老师通过“闪电”视频的介绍引入新课,用理论分析静电平衡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再进一步展示其应用。徐老师通过“静电植绒”等实验现象的演示,逐步渗透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再展示相关现象。这种对课堂教学内容的不同建构,既反应了设计者个人对教材的分析与理解,同时也明显带有江苏和上海两个地区的烙印。一个是理论联系实际,一个是从现象到本质。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擦出了智慧的火花,相映成辉。
紧接着,在学校教工之家,我校物理组的老师、丁岳林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以及来至上海的王铁桦校长一行,开始了对同题异构公开课《静电现象的应用》的研讨。
洪冠芳老师和上海松江二中的徐志琴两位开课老师首先汇报了各自的备课思路,备课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改进,上课过程中的感受,以及课后的反思。反映出两位老师都深入的研究了教材,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为上好这节课花了很大的精力。努力的付出,换来的是参与研讨的专家和老师的一致好评。
在教研组长丁岳林老师的组织下,大家纷纷发言。周亚文老师全面分析了两位老师课的结构、流程,点评了课堂教学的闪光之处。田家炳中学的汪明老师结合自己曾经开过的同样的一节课展开了评述。
王铁桦校长从宏观到微观,作了深入细致的全面点评。王铁桦校长认为“差异即资源、课堂意外是资源”提醒教师关注不同教材、不同课程标准的差异,全面分析展开深入的教学研究。完全严密的课堂教学在某种意义上是不存在的,要抓住学生甚至是老师的意外错误,展开教学。
最后,王铁桦校长就他在备课和听课过程中一直在思考的、令他“纠结”的问题,“取与舍”、“先与后”、“启与灌”、“放和控”和大家一起探讨,激起了大家的共鸣。
就像天空中两朵积雨云,相互靠近,激发出耀眼的闪电,夺人耳目一样。上海和江苏两位老师的课,在听课教师与学生心中激起的共鸣、带来的别样感受,必将长久回荡在每个人的心间。
四.洪冠芳在市区物理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
五.物理组在朱书记带领下参观镇江中学物理课程基地;我校物理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正式启动;物理组启动“国际青年物理学家”锦标赛项目。
六.物理组在全体老师努力下,被评为市“优秀工会小组”
七.物理组被学校推荐为“常州市示范教研组”
八.弘扬老教师教育教学优良传统,向退休教师周新生、章昱老师致敬。
九.参加物理竞赛的19位学生中有14位在高考前就获得C7院校录取或者预录取,其中刘泽斌同学在清华自主招生中表现突出,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
十.小高考成绩突出,达A90%;高考物理选修成绩骄人,达A率大市遥遥领先,达B100%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