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16日,英语组郑鹏媛、姜佳颖和金曦雯三位老师以模块五第二单元project内容为主题,先后开设了“元博杯”课堂考核课程。
郑鹏媛老师以“Healthier earth, better life”为题,将三篇涵盖水污染、气候变化、荒漠化环境问题的文章进行了有效整合,对新课程标准中基于主题意义的课堂设计展开了探索。课堂伊始,教师明确了学生的课堂任务,即整堂课是一个讨论环境问题的会议,作为会议代表,同学们讨论之后需要就其中一个环境问题提出议案。而后,教师带领学生就三个环境问题的起因、影响和有效措施给出分析,同学们回答流畅,讨论热烈,最终展示了较为完整的议案设计。整堂课学生的积极性高,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姜佳颖老师从时下热门的蚂蚁森林种树活动导入,而后用生动形象的学生参与环保的图片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目前不同社会群体作出的努力,呼吁大家加入环保的行列,并展示本次课的任务是设计环保问题的海报。姜老师在分析文本环节以problem—solutions—conclusion为线索,使学生较好地知悉了文章内容。此外,在基本信息处理之后,教师提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即“如何使人们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这一问题使得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
金曦雯老师以自身带学生去美国参加新兴领袖会议的活动导入,在开篇即明确了学生任务,即如果明年你要代表中国中学生参加该会议,请大家做一个report plan。此后,金老师对project当中的两篇文章进行了高效处理,并从 “解决问题的主体”这一新颖的角度出发,为同学们分析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此外,教师在每一个任务布置环节都加入了要求提示,使得学生在明确的指导下,有序地展开活动,此举对于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及课堂输出质量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整堂课节奏紧凑,学生思维量大,输出成果质量高,为我们呈现了对project课堂探索的新模式。
三位老师对同一课题的不同设计展现了英语组对新课标的全新探索,对新高考背景下课程设计的独特理解。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与创新的毅力,青年教师能够抓住机遇,突破自我,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