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1日,“‘大教育’引领下的品质课堂”校庆公开课如约在省常中开展。历史组邀请到全国历史说课一等奖、全国历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获得者,来自宜兴中学的何平老师与我校全国历史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和常州市高中历史基本功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龙胜春老师就《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进行同题异构,为来自省内外的兄弟学校老师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课程盛宴。
俄国十月革命是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如何将这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上出新意,是对两位青年教师历史基本功的巨大考验。然而,两位老师的课程设计非常新颖,不仅突破传统窠臼,而且上出了各自的风格。第一节课,龙老师以“追寻现代化之路”为主线,首先描绘了俄国在近代早期自上而下逐渐推行的一系列社会改革。紧接着话锋一转,引出俄国现代化存在的困境。多种矛盾交织下的俄国面临现代化的新抉择,而布尔什维克则成为俄国做出的最佳抉择。本堂课的设计注重从宏观视角观察个体事件,从现代化的视角探讨十月革命,同时还关注历史细节,深入剖析人性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既打破常规的历史事件三段论,又拉近学生和历史事件的聚力,体会历史应有的温度,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启示,将历史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了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第二节课,何老师以问题驱动、生成过程、思想方法为指导,从借助问题链对接“学业质量标准”的课程设计视角出发,以理论的突破、必然与偶然、道路的抉择、艰难的岁月四个方面引领学生探寻十月革命的进程。何老师以多元视角审视十月革命,探寻历史的真相,培养了学生的思辨能力,成功的示范了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教学策略。课后何老师还谈到复习课的方法,认为其要害在于“以问题为导向”,在问题驱动下“激活旧知识”+“运用旧知识”+“深化旧知识”。



课后,与会专家和老师对两节课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在课程改革深入推动的背景下,两堂课为历史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成功实施做了有益的探索,为构建高品质课堂提供了很好的案例。作为历史组组长,龙老师代表学校感谢开课的何平老师,感谢远道而来的各位观课嘉宾,并介绍了学校和历史组近年来取得的相关成绩。他同时表示,历史教研组将借助这一平台,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模式,利用课堂实践检验、丰富教学方法,继续探索“‘大教育’引领下的品质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