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堂教学方法探索——基于地理核心素养,聚焦地理课堂效益
本学期,共开设4节公开课,地理组全员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效益,尤其是在深入理解地理核心素养之后,将其内化为课堂教学过程与环节,尝试多样的教学方法的探究。地理期初探索性课堂,孙超老师送给备战小高考的学生们四盘地理大餐——地理人眼中的2017春晚、假期学生问题汇总、SC猜题、考A啦手机APP。孙超老师关注热点、重点、难点和学生的问题点,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冲A。孙越雯老师基于单元模块的建构,以任务为驱动,以新技术为载体,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开设1节省级公开课。设计单元的总任务是建一座明日之城,将任务分解成子任务,将子任务作为每节课的核心。李学鹏老师开设了2节校本教研课,《工业区位选择》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李老师精心准备,精选习题,对当堂反馈反面做深入思考,组里老师认真听评课,研究氛围浓厚。
二、课外活动方式探究——积极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地理学习热情
天文社和地理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天文社团在孙超等几位老师的指导下,在第三任社长朱宇昊和副社长朱航的精心组织下,继续扎实推进各类活动开展,在探索中不断地成长和进步。举行多次活动,如分期带领学生开展了天文望远镜使用、月球观测以及春季星空观测等。
焕庸地理学社主要由李学鹏、孙越雯等多位老师负责,除制作时区尺学习工具外,还带领学生制做微视频,报名乡土地理,常州城市变迁,前后北岸发展,常州交通现状调研等,学生受益良多。
三、备战学业水平测试——制定多样高教学计划,地理成绩可圈可点
学业水平测试是本学期高二和高三地理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备课组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共同促进,群策群力,着眼高二高三全年级学生的整体发展,并关注高一学生的进阶。
高二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在全组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在高二地理备课组王建明、孙超、孙越雯、李学鹏四位老师的高效配合下,再创佳绩,达A率位居常州大市领先地位,为学校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的大丰收贡献了力量。
高三年级高考,在备课组长翟宏、倪雅萍老师的通力合作下,不断改进课堂复习模式和复习方法,针对学生问题,做扎实高效,细致周到。在2017年取得了可喜可贺的优异成绩。
四、青年教师成长迅速
青年教师进步飞快,教科研方面,孙超发表论文两篇,一篇发表在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年第2期,一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地理教学》2017年第3期。本学期孙越雯、李学鹏老师参加沈斌名师工作室,参与新课改实验教材与学生用书的编写;孙越雯、李学鹏老师指导高二3班徐璞瑶、吕贝贝、胡宇轩等学生参加教育局、水利局举办的《生命之水》系列活动中,获调研报告一等奖。同时,全组还经常研讨,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学习交流平台,青年教师还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开展与外校的交流,对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能力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