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文章内容
[图文]众人种树树成林
发布时间:2016-10-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众人种树树成林

——记生物组“新版生物课程标准建议采集”教研活动
 
    新版生物课程标准建议采集工作已在我市全面展开,为了更好地完成本项工作,9月29日生物组开展了一次教研活动,为新版标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生物组全体人员和王凯主任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过程中,大家畅谈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最终提出了以下的修改方案:
 一、综述部分应该体现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1、生命观点:结构与动能观、进化适应观、稳态与平衡观;物质与能量观,用这些观念认识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2、理性思维: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构建;批判与修正,用已有知识对生物学议题进行逻辑性思考。3、实验探究:观察实验,根据实验提出问题、完成实验,实验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实验结果的交流与讨论。4、社会价值:关注涉及生物学的社会议题与讨论,理性理解,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他人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保护环境。
二、课前准备部分应该加以适当的修改:
1、理念与知识的更新应添加培养学生结构与功能相适宜的观念,这个观念有利于将来的学生的科研学习。2、集体备课整体上来说集体备课部分假大空,应具体化:1)分析教材内容的地位(2)分析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及应对方案(3)共用、探讨教学流程(4)相互交流教学方法(5)例题及习题的选择等多个方面。3、准备实验部分做如下调整:(1)实际教学中课堂实验基本上都是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可以适当开发设计一些适合课堂和课后进行的小实验(2)实验的设计及取材方面可适当加入当地特色,比如选取江浙一带特有的物种进行相关实验(3)实验的选择方面可以偏重于生活实际,比如饮用水微生物的检测、菌种的分离和筛选、提取一些糖类物质等。4、设计作业用词有些不妥,应删去避免繁、难、偏、旧、甚至错误的习题,这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不需要出现在教学建议这样引领性的文件中。
三、课堂教学中有些实际情况未包含其中: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不大,将同时要注重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移入课后教学活动。将指导学生科学、客观地完成实验报告手册修改为指导学生科学、客观地完成实验报告,让学生不只动手做实验,更了解实验原理及取材、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现在的实验手册偏重于应试化。
四、教学评价部分修改建议:
原有的教学评价注重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可适当加入学生的自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