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文章内容
让音乐属于每一个中国人—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国培计划学习心得
发布时间:2013-11-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英

2013年8月16日—2013年8月28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举办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由中央音乐学院承办。

音乐教育新体系为世界三大音乐体系教学法的融合——德国的奥尔夫、匈牙利的柯达伊、瑞士的达尔克罗兹。本次培训内容开设的必修和选修课程有:歌唱基础教学、音乐与律动、音乐与舞蹈、小型乐器编配、钢琴即兴演奏、合唱指挥、吉他演奏、中外音乐作品分析等,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建进院长带领年轻而富有活力的授课教师团队授课,他们业务精湛,非常敬业。必修课从理论认识到亲自参与体验是本次培训的一大亮点,从歌唱基础教学课中的所采用的基本工具:音叉、唱名法、节奏名等,让我们体验到了在音乐教育实践中节奏感的培养是在各种不同的音乐活动(唱、奏、听赏等)培养和发展起来的。让我们这些受训教师亲自体验了节奏教学、手势教学、二声部歌唱教学,从体验中得知歌唱教学的教学原则就是:以听觉为前提、以歌唱为主。音乐与动作课堂中我们会通过把手,拍胸、拍腿;跺脚、捻指等声势动作在音乐声中建立视觉、听觉、动觉的统一,又将这些单一的声势组合成游戏、组合成舞蹈,深深体验了整体感官结合带给大家的快乐与享受。在课堂上在报告中,高建进教授对音乐教育新体系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她强调说,“懂了音乐的形式并不算真懂音乐,懂了音乐的情感才是真懂音乐,掌握音乐情感主要靠自主情感体验,学生实现音乐情感体验主要依赖音乐经验。”

为期12天的培训生活,让我们真正回归到了学生时代,从早上8点30分开始上课到中午12点结束,匆匆吃过午饭顾不得休息,下午2点又开始进行选修课的培训,大部分课都是席地而坐,使我们都有些吃不消,但我们丝毫不敢懈怠;一天4次指纹签到点名,使我们也感受到了中央音乐学院和这次国培计划团队的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3位来自各地的幼教、小学初中组老师代表根据所学的教学方法结合教材进行了结业汇报的教学示范。我参加了300位学员一起表演的舞蹈《波莱罗》、合唱《蓓蕾之歌》的演出。“新体系理念不是新的,方法也不是新,它的新在于——选择”。作为一名高中音乐教师,面对青年学生,我们和幼教、小学初中不同,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深度思维,思考的多了,律动的少了;鉴赏的多了,歌唱的少了,这次培训所获得的经验可能不能直接运用到实际的音乐教学中,但是带给我们的触动是深远的,理念上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想只要坚持去实践、去学习、去思索,就一定会拥有适合自己和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方法。新体系还在不断的完善当中,我们每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成为新体系的创造者,让音乐属于每一位学生,属于每一个中国人。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