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文章内容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2-2013年度上半学年外语组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3-01-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一、学期初英语组探索性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活动揭开新学期帷幕
开学伊始,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于2012年8月29日上午开展了本学期探索性课堂教学及研讨。吉莉老师和钱凌老师就“高三语法复习归纳与检测:动词和动词短语”进行同题异构,以不同的风格成功的展示了她们如何鼓励、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有重点的讲解。课后,英语教研组就这风格迥异但生动活泼的课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并进行了概括总结。
吉老师以提问形式引入课题,而后由学生自主提出自学过程中所遇困惑。就学生所提问题,她有重点的回顾课本,讲解相应的动词和动词短语的使用及其区别,最后做出总结。在查漏补缺之后,吉老师设计了记忆游戏来鼓励学生用所学的和新学的知识进行动词短语搭配默写和词义回答的比赛,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适时进行课堂反馈的效果。最后,以一首七言格律诗概括总结并结束课堂,匠心独运!
如果说吉老师的课,像夏日里的雨荷,清新亮丽、层次分明;那么钱凌老师的课则如同舞台上魅力四射的舞蹈,激情洋溢、引人入胜。钱凌老师以高考真题引入,顿时引起学生注意,而后就常见、常考动词进行词义辨析并归纳高考考察的几个要点。钱老师重点鼓励学生结合语境和语篇运用。在课堂反馈环节,她设计了3个活动:同座互测、短语的编故事和动词短语竞赛等。这些活动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她以教学反思结束了本次课堂教学。
课后,英语教研组由赵燕组长主持,进行了就这不同风格的两堂课的探索与讨论。丁向红老师认为吉莉老师的课形式多样,重点突出;而钱凌老师的课详细的总结了动词短语意义和差异,且其口语化的课堂用语与学生产生了共鸣。丁老师建议讲解时,添加小品词的意义以帮助学生记忆短语意义。何一希老师也给予了这两堂课很高的评价并给予了宝贵的建议。她认为其集检查、重点和趣味为一体,还建议钱凌老师在用真题做引入后,可使用真题贯连所教的内容,使整堂课更有联系性。王小林老师补充到,这两节课非常关注学生的课堂精力集中度,使得所每个学生都能够投入到活动中,并获有成就感。
带着这次“探索性”课堂和课后研讨的宝贵财富,英语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又踏上了新的征途,并在将以后的工作、学习和交流中将摸索出一套套使人受益匪浅的教学方法。
 
二、内青年教师公开课、评课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青年教师是学校一笔宝贵的财富,是省常中未来的顶梁柱,外语组一直致力于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经常性地组织组内德高望重的教师观摩、评析青年教师的课,力争让他们在继承省常中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继续创新,开拓新局面。本学期青年教师勇挑重担,在各个年级组发挥重大作用,承担各级交流课,示范课,虚心接受专家及老教师点评,获得教研室及兄弟学校同仁一致好评。在课务负担重的情况下,认真积极参加学校元博杯的各项比赛活动,个人成长迅速。本学期董焱代表我校参加无锡天一中学全国级示范课,孙湘娟代表我校参加与戚墅堰实验中学的联合教研活动。
三.在交流中凝聚共识——记英语组105周年校庆公开课
用公开课来庆祝学校的生日是省中优良的历史传统,体现了省中教师的大度和胆识。在学校105周年校庆之际,学校邀请上海七宝中学的沈鹏老师与英语组范丽君以同题异构的形式教授统一章节内容。两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两所学校不同的教学理念和风格,但都以各自的方法和途径达到了教材拟定的教学目标,因而也体现出许多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
范丽君老师利用我校赴美交换生的求助为话题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并以该交换生的问题作为任务的主要内容,以此为线索串联期课堂听、说、读、写的活动。该课涉及四项语言技能的训练,但由于设计巧妙,任务链条清晰,操练活动具备较好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师生互动自然、顺畅。
沈鹏老师以一Guessing Game导入新课,很快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以虚拟的美国朋友为例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完成了听的练习,同时以自己的习作讲解作文训练的重点。在前面活动的铺垫下,沈老师巧妙转移话题,将全班引导至Hot Pot这一话题,以文本为依托展开读、说、写的活动,在提供语言、内容支架基础上帮助学生完成了一篇邮件的写作任务。
在之后的评课中,来自七宝中学的英语教研组长施国华老师诚恳地分析两节课的得失,并以Krashen的语言输入理论阐释了两节课的活动设计,强调了语言课堂中学习者情感态度培养的重要性。令与会教师兴奋的是,施国华老师还慷慨地分享了七宝中学“一体两翼”的英语教学理念,以及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这给与会教师极深的印象。在交流中,大家似乎在达成一种共识:外语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他们的体验、情感、需求是教学的出发点,是课程的重要资源,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指向;大量的阅读是达成外语教学的终极目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的唯一路径,以阅读为依托的综合技能训练活动是外语教学的有效模式,两节课为这一模式提供了操作性强的教学步骤。
四.评优课大赛及基本功比赛继续领跑全省及全国
继范丽君2009年夺得江苏省及全国评优课桂冠后,董焱又在2012年的全国评优课崭露头角并在江苏省首届高中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
11月14日至11月16日,为期三天的“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拉开帷幕。我校董焱老师代表常州大市参加此次大赛,并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省基本功大赛比赛项目涵盖通用技能和专业技能两大板块,其中通用技能板块包括:粉笔字、即兴演讲、教学设计与课件制作和课堂教学四个环节;专业技能板块内容包括英语教学理论、《英语课程标准》理念、学科专业知识以及英语能力测试等。基本功大赛历来侧重考察教师个人基本能力及专业素养,即教师的“硬功夫”。因此,基本功大赛是含金量较高的比赛。董焱老师一直是外语组年轻且专业功底深厚的教师之一,此次大赛充分证明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董焱老师自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是在理论素养的积淀还是教学技能的锤炼上,都付出了刻苦的努力。这次大赛,董老师又一次崭露头角,荣获省一等奖,受到大赛专家和在场同行的一致好评。这是董焱老师自去年取得江苏省高中英语评优课一等奖第1名之后,又一次为省常中赢得的荣誉。外语组将以此次比赛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个人能力培养,争取培养更多的专业素质过硬、教学能力出色的青年教师。
2012年11月23日至26日,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第八届全国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16位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优秀教师将进行现场授课。我校董焱老师代表江苏省参赛,授课内容为模块六第4单元project部分。董焱老师以巧妙的构思、紧凑的课堂、娴熟的口语赢得在场专家和同事的好评,最终获得了全国评优课一等奖,为我省和学校争得了荣誉。
五.教科研取得突破。
   本学期组内教师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反思改进,研究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理念和假设,提高了课堂教学决策的自觉性和思想性。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在教科研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潘正凯在外语核心期刊上发表了3篇论文,其他老师也在一些期刊上有论文发表。秦艺老师主持的校级课题也正在实施中。
六.学生获奖成果颇丰。
在第十一届江苏省中学生英语口语电视大赛中,来自我校高二(11)班的高昕烨同学凭借出色的现场发挥获得一等奖,得分位列常州大市所有参赛选手第一。 该项赛事是由江苏省教育厅主办,江苏省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承办的一项学生赛事活动。常州市对该项活动十分重视,每年都积极组织、逐级选拔、认真培训。常州市6位选手和来自全省13市的78名选手在江苏教育电视台激烈角逐。大市总分全省最高分为549.33,常州以546.46,位列全省第二名。常州市电化教育馆、常州教育信息中心也荣获“优秀组织奖”。
在第十一届中国日报社“21世纪杯”高中英语演讲比赛中,我校有3位同学进入省决赛,他们将于1月19日与来自全省的英语口语高手一决高下。
在全国创新英语大赛中,我校有4位同学获全国一等奖,有10位同学获得华东赛区奖项。
七.热心公益活动,积极参加名师导学活动。

本学期董焱老师、孙湘娟老师、赵燕老师参加了由常州市教育局主办的大型公益性教育活动“名师导学”,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辅导学习后进生,体现了高尚的人文精神和教育境界。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