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课程建设>>学科建设>>文章内容
省常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化学组大事记
发布时间:2011-07-1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凯

 

历经两个多月,包括各区片的预赛、大市决赛的激烈角逐,参加了笔试(化学教学理论、化学专业知识、试题命制与评价、实验内容设计、作业点评、案例分析等),说课和上课的考核。我校化学组教师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在200多位教师中脱颖而出,取得佳绩。王凯老师获得常州大市一等奖第一名,张金怡老师获得大市二等奖,吴栋老师获得大市三等奖。
2、化学组在全国高中新课程实施成果评比中获佳绩
在第六届全国实验区高中化学新课程实施成果评比中,化学组再创佳绩:胡爱彬老师获得“优秀个人”;高慧娟、张克清、张金怡的论文获优秀课例及研究论文一等奖;曹丽敏、王凯、房寿高、李华、沈燕萍、张志辉、胡爱彬的论文获优秀课例及研究论文二等奖。
3、化学组教师获全国数字化实验比赛一等奖
2011312,由中国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和南京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主办,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全国首届威尼尔杯化学数字化实验创新设计大赛我校胡爱彬老师、江军、张志辉老师经过精心设计和认真准备,在激烈的比赛竞争中双双获得一等奖,充分展现了我校教师的实力和风采。
4新一轮“元博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顺利完成三项比赛内容
继上学期完成了试题命制、作业点评两个环节,本学期继续进行了实验设计与操作、课件制作、教学设计三个环节。青年教师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尤其在三月份的实验设计与操作比赛中,本组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给青年教师布置了结合数字化实验系统(DIS实验系统),任选一个课本演示实验进行DIS实验设计和改进的课题,DIS实验对于每位老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周五下午教研活动时间,每位老师利用5分钟时间讲解设计思路,然后进行现场操作示范,六位老师通过精心地准备,为我们展示了设计思路精巧,实验装置科学合理,绿色环保,节能美观的六个实验。
5、化学组期初探索性课堂活动
2011214,省常中化学组全体教师再次相聚,共享期初探索性课堂展示带来的精神大餐。胡爱彬老师开设了《氮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基于学生的预习,由四位同学来讲解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探讨、互动与发言,把整节课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整堂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品质。课后,听课教师积极点评、聆听、讨论,在热烈的探讨氛围中促进了每一位教师思考,促进了每一位教师的提高。
6、科研论文发表数量多、质量高
本学期化学组教师在省级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4篇,其中全国核心期刊2篇。曹丽敏老师的论文《从教材编写思路的变迁看教学设计的变化》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1年第7期;胡爱彬老师的论文《钢铁腐蚀的对比实验设计》发表于全国核心期刊《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年第11期。
7高考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高三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团结协作,认真备课,努力提高课堂效益,减负增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为学生各学科协调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8、化学竞赛再创佳绩
在第25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预赛中,我校学生获得大市第一名,100分以上的高分段有22人,过线人数近百人;在江苏省冯茹尔杯化学竞赛中我校高一学生共有5人获得一等奖。
9、重视学生实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此本学期在高一、高二老师的精心策划和组织下,对每一位同学进行了实验考查,通过考核促进了学生掌握基本实验、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化学组积极配合学校科技节活动,开设了题为“步步为赢”和“同台竞技”两项试验比赛,不论是实验的选题还是评分细则的定制,都经过了高一备课组老师共同的商议,目标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基点,凸显了化学学科的魅力与探究的乐趣。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