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5日—9月29日,本人有幸参加了江苏省高中英语学科骨干教师提高培训项目苏州大学研修班的学习。这五天的培训,是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从沙龙到专家讲座,从中学观摩课堂到评课议课,安排紧凑,内容充实,让我提升了教学理念,全新地理解了核心素养,也解答了我教学中的一些困惑。下面就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和感悟。
第一天,开班仪式后的学员沙龙让人印象深刻,主题是交流英语教学的秘籍。 首先班主任把学员分组,每组自主提出自己在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并讨论出初步的解决方案。最后,每组推选了一位老师向全体学员汇报。我们组就“如何提高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如何在高考要求下,进行教材的有效整合”进行了深入地讨论。其他组探讨了“高三一轮复习如何拓展阅读”、“词汇教学怎么教”等等话题,大家畅所欲言,积极分享,现场氛围非常热烈。我觉得,一线教师们的经验交流才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本次培训的专家讲座是最大的特色,一共有6场。这些专家们都能高屋建瓴,深入浅出,旁征博引地把一些理念和理论讲透,他们还和我们分享了很多案例和故事,真让人敬佩!也获益匪浅!第一天,我们听了浙江省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葛炳芳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综合视野》,他强调了内容、思维和语言应始终贯穿英语教学的始终。他还通过几个课例让我们明白:英语教学,应意义优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理解、运用和反思。下午听了张家港教研室教研员、特级教师葛文山的《名师阅读示范课及讲座》,个人非常喜欢葛老师的讲座,案例丰富,妙趣横生。如何打造成功的示范课,需要每个细节的打磨,更需要让学生思维得以锻炼,让学生享受发现的快乐!
第二天,聆听了苏州市教科院教研员刘洪老师慷慨激昂、激情洋溢的讲座
《英语教学的美感与有效性》,他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视角去感受学英语和教英语的快乐和享受。比如,我们老师可以挖掘很多素材来教英语,如欣赏英文诗歌、原版电影、名人演讲、名人名言、创作剧本排练戏剧等等,让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感受英语之美,乐学才会勤学! 他让我们给学生一个爱英语的理由。
第三天,我们去苏州市第三中学,听了两位老师同题异构的示范课:《My father, my hero》。 课后,有幸见到了教过我的南京师范大学张伊娜教授,她对两节课的细致点评,真是一针见血,入木三分!她强调道,对于文本的解读要深入,不能浮光掠影,应让学生有深刻的阅读体验。下午,她还给我们带来了《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讲座,进一步和我们分享了她对英语教学的想法。以下几点印象尤为深刻:1.教师应该关注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理念与趋势:重视学科育人价值,关注思维品质,重视深度学习,强化语用意识,培养阅读品格。2.从教师层面,我们可以作出一些转变:1).基于语篇,关注语言内容内涵和人文价值。2).切忌形式主义,比如滥用流行的思维导等;3).切忌满足于分析表层信息和只注重语言形式的机械操练!张教授的讲座让我们一线教师如醍醐灌顶,很多建议对我们的日常教学都非常的实用。
第四天,我们前往苏州中学园区校区听了一节随堂的阅读课和作文课,都彰显了新课程的诸多理念,也为下午杭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夏谷鸣的讲座《思维品质》打下了铺垫。夏校长让我们懂得: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核。要通过英语学习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此外,我还对“批判性思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批判,不同于批评,而应是质疑后去观察分析和负责任地求证!
最后一天是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顾佩娅教授的讲座 《高中英语情境创设与有效教学》,也十分的精彩!顾教授提出:学科教学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我们的教学一定要分析学生的需求,创设基于需求的教学情境和活动,最大限度地实现有效教学。她的一些想法引起了我们大家的共鸣。
五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但这五天的内容却值得我回味和沉淀。这次培训,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更让我感受到了精神上的富足和愉悦。在这里,我也满怀感激,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也感谢各位专家们的引领和同伴们的分享交流,让我学有所获,对未来的英语教学更加充满了信心。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怀着投入与执著的信念,通过学习来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理论修养,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希望在英语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