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教育>>人文交流>>友好学校>>文章内容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发布时间:2017-09-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高二(2) 孙宁
                                             ——美国安德森高中交流归来感悟
                              
“我喜欢出发,喜欢离开,
喜欢一生中都能有崭新的梦想。  
千山万水,随意行去,
不管星辰指引的是什么方向”
 
跨越一万公里的距离,穿过十三小时的时差,我们来到德州奥斯汀安德森高中参与他们的课堂。
我们羡慕于他们9点上学,4点半下课,一天只有四节课的作息时间;
我们惊讶于他们席地而坐吃午餐,上课听歌聊天吃东西的随性;
我们好奇于校园里各种发色、肤色、虹膜颜色的多元文化融合。
但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们上课的形式。不同于我们几乎整天待在同一个教室、与同一群人相处以及选择相同的课程,形成一个个集体,美国的高中教学更有一点因材施教的味道,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
每天早上,人群从校园的各个方向涌来,又各自走往不同的方向,擦肩而过,各奔前程。从英语到历史,从生物到中文,我们奔波于不同的教室,好像单枪匹马穿梭于不同的战场。老师会让你抽签决定位置,也许今天,你的前后左右全是陌生的面孔。分组讨论时,你的搭档可能又换成另外一些人,教室座位再次重新洗牌。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AP、IB课程,不同的课程难度不同,苟且偷懒还是挑战自我都是自己的选择。老师会花更多的时间让同学们动手操作。物理课上,研究弹性系数,老师给出一个一次函数的模型,同学们通过列举数据、计算解出系数,利用excel画出图像,评估准确性。然后分组实践,在芭比娃娃身上绑上一长串皮筋,设法让被从顶楼扔下的芭比娃娃接近地面而不碰到地面。十分钟后,全班浩浩荡荡去天台扔芭比娃娃。习惯于演示实验都不一定有时间做的课程安排,这样宽松的时间安排令我惊讶。
这样的学习方式让我想起了初中时看的关于北京第十一中学的介绍短片,在那里,选课的方式与安德森高中很像。但那毕竟是北京,但这毕竟是美国。目前的国情,目前的教育体制还做不到那么个性化,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感到失望。究其根本,是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发掘自己的优势,是在浓厚兴趣的指引之下深层次探索追溯钻研,是当我们拥有更多时间分配的权利时学会自我管理自律自主,是让我们学会为自己的每一个选择负责。
我之于安德森高中,只是匆匆过客,参与过体验过,思考过感悟过。
新的学期,化回忆为动力,将经历装满船舱,鼓起风帆,迎接新的风浪。
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