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教育>>人文交流>>友好学校>>文章内容
[图文]美国之行随想
发布时间:2012-11-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五人行

    2012年11月6日至13日,应美国友好学校Collegiate School 之邀,我校虞力人、任惠宇、周健、赵燕、沈金梅五位老师赴美进行了深度交流学习考察, 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表明我校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大孔子课堂建设力度等方面的工作上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美国之行随想

 

在美国的教育学习考察尽管只有短暂的一周多点时间,然而就这么短的时间收获了很多社会与教育的一些观念和理念,让我们对美国的教育和社会发展有了深入的认识。我们此行五人来到东海岸的里士满、华盛顿、纽约和波士顿,与友好学校里士满柯律齐特私立校(Collegiate School)学访交流,一睹美国的哥伦比亚、耶鲁、哈佛和麻省理工大学校园风采,亲身感受美国名校氛围。
 
我们所停留的第一站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首府——里士满Richmond(里士满是南北战争的主战地,所以这里还有南北战争纪念碑)。在里士满的马路边,大树下,到处可以看到一幢幢独立的一层或二层房屋,那就是里士满市民的住所,周围是大片的草地。这些民居在蓝天、带着秋天气息的树木、落叶丛中,没有大都市的喧嚣,显得格外的幽静与安逸。可想这些房屋的主人不仅是在过日子,而是在享受共同造就的生态生活!
 
因友好学校的安排,前三晚住在里士满的以托马斯-杰斐逊总统名字命名的杰斐逊酒店(The Jefferson Hotel),这酒店是著名影片《飘》的外景拍摄地,但是在这酒店你看不到有关这方面信息炫耀的任何一点广告和宣传图片。我想它是以它厚重的文化气息,服务的方式等来证明它的历史!来体现它的地位、品味和内涵!
 
11月的美国你能看到原生态的多种颜色层次的植物,正值秋冬季植物以黄、红色为主,满地的落叶,让你深刻感受到秋天的味道。你到处可以看到高耸的大树,树下是厚厚的落叶,嬉闹的孩子。显然是尊重自然,如在国家美术馆的草地上是随意生长快要枯黄的野草。没有特别强调整齐划一,为了绿化而绿色化,反思我们的孩子全年看到的都是绿色,体验秋黄落叶的季节变化,他们只能在大人的描述中去感受秋的气息!
 
从友好学校到大学校园看到,孩子们呈现出的青春活力,脸上的阳光、自信和普遍的热情、主动,以及他们的礼貌,让我们感触颇深。我们在Collegiate School的校园连廊上行走,迎面走来一群小学生,在我们需要左转弯的路口,这群孩子全部停住了脚步,面带微笑让我们先转弯。然后他们才蹦蹦跳跳的通过。我们走到门口的时候,会有小学生主动为我们拉、推开门等我们通过以后再离开。只要我们看他们一下,他们立刻就会用英语或者刚学的中文跟我们打招呼,甚至有个叫爱康的孩子看到教室外有中国客人经过,竟跑出教室用很不熟练的中文说:“你们不进来看看吗?”,让我们感受到常态行为素养和友好与交流的迫切心情。
 
跟随国际教育部Clare Sisisky主任参观完校园,听上二课后,第一天中午参加了友好学校的每周三的学生汇报活动,主要有学生选修的课程,组合交响乐团、小合唱表演,学生演讲,以及学生表彰(表彰形式很简单,由学校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宣读一阶段各个方面表现优异的名单,然后学生上台,没有证书,却有师生的掌声和欢呼声,受表扬的学生非常兴奋)。这样的活动每周一次,由学生会组织。对于这样的活动,台上的学生很投入很享受这自不用说。台下学生的表现更让我们感叹!活动是在一个小剧场举行,音响效果堪比大剧院。开始前很多学生还在玩手机,闲聊。但当活动开始后,不管是看学生表演,还是听学生演讲,还是看学生表彰,他们除了鼓掌就是专注的看着台上,无一点杂音,没有人来维持纪律,因为根本就不需要。当一切要求已经变为植根于这些孩子内心的一种自觉之后,呈现出了他们的优雅与绅士!
 
Collegiate School都是不超过20人的小班化教学,全体学生走班上课,所有教室课桌布局各不相同,是根据学科特点的需求而定,所有教室都有与本学科相关的几柜子书籍,共用与查阅。课堂自由而有序,学生可以很随意的坐着,甚至坐在地上(都是地毯或地胶)。师生漫谈讨论中随意而不失基本行为准则,当然甚至在我们看来有点太没有规矩。但是在这些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投入,飞转的大脑,敏捷的思维,无压抑的学习氛围,这些让我们感受到的是学生对学习强烈的兴趣。在友好学校的校园经常可看见学生下课后自主围在一起或围着老师探讨问题,那些学生有的蹲着,有的坐在地上,甚至有一个学生趴在地上,老师蹲在旁边。在这种随意,无距离的师生探讨中看到了他们的专注,投入和对知识的渴望。
 
我们还观摩了一节AP课程,是高二数学,这节课跟我们的课堂有相似之处,先由老师讲解,学生可以随时插嘴提问,没有人玩,更没有人打瞌睡。需要讨论前后二人交流,老师讲完之后的环节是学生两人或三人一组解题练习。教室正面和左侧面两个墙面都是白板。每个学生在白板上自由讨论解答,并相互间不断探讨交流,老师在旁边随机指导,每组都在老师的及时释疑指导中,学生很投入。
 
我们听了二堂中文教学课(孔子学堂),教学以情景、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开口学汉语,在课中我们五位参与与学生的中文交流,帮助学生中文语言的训练,学生开心、虚心的模仿学习。
 
里士满当地温度在2-3度,回顾在初中生的两节体育课上见闻:一节是在学校体能训练馆,每个孩子穿短装运动衣,都在做自己的训练,旁边有两位老师在指导,有用器械练力量的,有托举大型沙球练肢部力量的,有在练俯卧撑的,有在练习大腿力量的。每个人都那么投入,那么有兴趣。他们就是这么在运动中长大的。
 
 另一节橄榄球课,两组学生在对抗。学生穿着运动短裤,在他们熟悉的草地上尽情快速奔跑,并大声呼喊鼓励着队友,草场边有大桶的冷饮水机提供。另外在这所学校,高中生没有专门的体育课,但有规定的要求完成的体育学分,他们每天下午3点放学以后可以自由选择任何体育俱乐部活动。学生都很自觉,因为每天都运动就像每天都吃饭一样!看着他们的体育课,我们既感叹他们体育课的对体能、技巧等的达成度之高,这样的形式值得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在创造力能提升的同时,身体素质锻炼的强度有所增加,从而获得体能的增强,还需有家校、社会的共同认同而努力。
 
Collegiate School友好学校占地面积很广有26栋建筑物,房都不高,最多两层,钢框架结构,大都是由校友捐赠。在与学校校长Primcipal的交流中提到,为什么全校学生都要实行走班上课时,校长说:我们的教室都是一层或两层楼,有20多幢房子,我要通过走班让孩子们在不同建筑之间穿梭,让他们到户外沐浴阳光,呼吸自由的空气,他们很享受这些!
 
在美国短短的一周中,令我们感触很深的还有开车除不闯红灯,不随意变道外,每到路口转弯按交规都要停车瞭望,确认直道无车时才拐弯通过,即使知道没车也是如此,谁先到,谁先走。如果是行人过路口,离行人很远,汽车就已停车,等候行人通过后才通过,绝不会按喇叭催促。在路口红灯变绿灯,前面人发愣,没有及时启动车子,后面的人会静静等待。!
 
在美国的高速车很多,左右两边都有一个应急车道,却很少堵车,行云流水般的流畅。原来是美国的司机开车很少变道,很少超速,大家都按照规则行车。在前往纽约的路上碰到一次车祸堵车,堵了2公里,但是大家都在耐心等,没有一辆车违规走应急车道。司机说应急车道是警车,救护车,消防车走的,是救命用的,所以大家不会去挤应急车道!这一切说明,与他们相比,行车文明的差距不是一点点哦。
 
行程中我们一睹了美国四所高校校园,尽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尽管美国历史还很短暂,但古或老建筑物保存完好。在纽约走进哥伦比亚大学,哥大校园不大,但是几幢老建筑保留的很好,后建的建筑也保存了特有的风格,和谐统一,展现了文化的传承。标志性建筑有一座类似陈列馆的老建筑,一座图书馆,另外给我震撼的是一座教堂,现作为会堂使用。走进去建筑中央的穹顶就让人感觉气势宏达,庄重肃目。建筑反馈了这所学校的历史信息。当我们夜游耶鲁大学时,一座座古堡式的建筑让人感受到悠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校园里路灯下还有学生在读书。红砖青瓦,古堡式建筑,大大的草坪,又高又粗的树木,呈现了古朴,厚重又充满青春活力的哈佛校园,走在这块地真让人流连忘返!当驱车来到麻省理工大学时,让你感受到的是另一种风格,建筑简洁、大方、严谨、充满现代气息,幽静的校园显示出无穷的智慧与灵气!楼道内学生的宣传橱窗内容丰富,充满文化气息和科研的气味,使这所理工类的顶尖高校更显科技底蕴!
 
回首起大都市纽约的曼哈顿,高楼林立,街道狭窄,车多拥挤,人多嘈杂,尤其是垃圾较多,一切看起来感觉有点乱,也可能是飓风灾后尚未完全恢复的缘故。感觉远没华盛顿城市的整洁有序好。所以城市人多对生活环境是不利因素!然而纽约看似凌乱的建筑现状是因为它的建筑建成后基本是不拆的,所以很多有特色的老建筑显示了城市的悠久历史(尽管美国历史不长)。在纽约乘船看曼哈顿风景和自由女神像,一船400多人竟然几乎全是中国人,游船现在几乎成了中国人的“包船”。由此又想起前面在华尔街铜牛前拍照时,挤满了中国人,抢着摸牛角拍照,很难拍张没有中国人做“陪衬”的照片,真不如大家一起把牛抬回中国慢慢拍吧!由此看来部分中国人确实富了,旅行的劲头也实足啊,一部分人去趟美国就像走了趟亲戚一样。
     
         此行让我们感受到的几点:教育需要打破观念来为了人的终生发展考虑;应当靠什么来造就一个有历史,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感受到了我们的社会精神,国民幸福感应当共同创造;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城市建设的气魄和由此带来的无穷魅力!相比而言,我们真的有太多的事要做,太多的路要赶!
     
                           友好学校
    
     
    
    
    
     
     
     
     
     
     
     
     
     
     
     
     
     
     
     
     
     
     
  
               民 居
     
                        The Jefferson Hotel杰斐逊酒店
     
     
 
           里士满  弗吉尼亚州府周围
     
 
             
     
                              
               纽约大街
     
                            纽约华尔街
     
     
     
                         哥伦比亚大学
     
     
                           哈佛大学
     
                          麻省理工大学
     
    
                            耶鲁大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