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教育>>人文交流>>友好学校>>文章内容
赴美参加国际未来领袖论坛有感(二)
发布时间:2012-11-2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梁雪澄

 

关于美国之行
   国庆期间参加由Collegiate School 举办的International Emerging Leaders Conference,在此写下一些感受与体会。
   首先是与美国家庭的相处。其实每天和美国家庭相处的时间并不是很多,一般就是吃早饭时,在来回车上,晚上回来也总是直接回房间休息(因为一天下来还是很累的),但是在不多的相处时间内我和美国家庭还是交流了很多。诸如各自喜欢的音乐、美剧、日常学习生活等等。因为在国内的时候,对美国音乐和剧集等比较了解,所以可以一下子和他们聊起来,他们也很惊讶我怎么会知道这么多。所以,有一些共同的爱好,对于美国人的娱乐(音乐,剧集,体育等)多加了解,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与美国家庭交流,不至于出现没话讲的窘境。
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与各国代表团的学生在一起,而且我们从一开始就被分到了不同的组,和不同国家的人一起探讨新的问题。在这个时候,身边没有原来熟悉的同学,而是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人,紧张、不安甚至有些害怕是必然的,但是,大家都是这样。所以,我们只需要放下包袱,积极地与他人交流,即使说错了也没有问题,因为每个人都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来的,犯错误是正常的,而且不会有人责备你,反而会更加鼓励你。最忌讳的就是沉默不语,其实相较于其他国家,即使是国力不如中国的,它们的学生一般会比中国学生积极,但是,作为省中的学生,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去融入讨论,甚至引导整个团队。一言以蔽之,主动参与和新队友的讨论。
在活动中,除了会有和新队友之间的交流,还会有听一些讲座,这些讲座有些类似与大学课堂,需要讲师与学生的互动,需要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时候,你的发言是面对全体代表,而不仅仅是你的队员,你的立场或许是你的国家,或许是你的新团队,不管怎么说,这时候,你的发言已经不仅仅是你个人的体现,对于他人而言,产生的可能是对你代表国家的印象。所以说,在这个时候,我们更应该站出来,有理有据的发表我们自己的想法。作为被选上的同学,英语和思想深度上来说问题不大,关键是要站出来说,并且最好能够让他人为之震惊。在之间可以对讲座的内容做个提前的预习和准备(我们听的一个讲座,在之前发了相关材料)。比如在一次Michael Sandel 给我们讲座上,因为我在暑假看过他的公开课(虽然当时不知道他要来讲座,还是很巧的),所以可以算语出惊人吧,也让在场的很多学生,学生家长对我印象深刻。
除了一些比较学术的活动,娱乐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娱乐也是美国精神的一部分。如一开始的team-building activities,还有karaoke night,积极地表现同样会令人印象深刻,所以,我们不仅要在学术方面做出成绩,在娱乐方面更加不能腼腆害羞。
还有一些就是关于一些礼仪及着装问题,美方会给一份类似于指南的东西,但最好还是能够提前多做了解,准备充分。在一些正式场合的注意事项也是需要注意,有很多地方还是和国内不同的。
最后要说的是,我们作为省中的代表,中国的代表,在这种国际性的舞台上,一定要留下自己的一笔,最起码让他人记住自己,同时,也许你的行动会让他人对整个国家的印象发生改观,这份使命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我们此次美国之行的意义也不复存在了。

                                      梁雪澄(右一)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