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教育>>人文交流>>友好学校>>文章内容
卓越与优秀——记常州高级中学中美学生高峰对话
发布时间:2011-07-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 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当代青年需要具备那些素养?怎样才能更好地成长?2011年6月30日18点30分,在我校秋白厅12位2011年美国总统奖学金获得者与常州市四星级高中优秀学生代表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美国总统奖学金是美国高中学生所能获得的最高荣誉奖项,全美每年有141名高中毕业生获此殊荣;这141人中只有12个人有机会来中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少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荣誉社会主席、管弦乐队第一长笛手、青少年篮球教练……无疑,12位美国学生是卓越的。当他们每个人都积极争取回答问题阐述自己观点时,当他们现场就中国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条不紊侃侃而谈时,当他们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运用批判性思维说出自己的见解时,“什么是卓越?”在与会的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了答案。我市优秀学生代表也毫不逊色,大胆提问,坦诚交流,虚心学习,同样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阵阵掌声。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未来和希望。
 这是一场卓越与优秀的对话,更是一场未来精英之间的对话。那么,这些卓越的美国学生有哪些卓越的看法?中美学生高峰对话又给人以哪些思考呢?让我们一一揭晓:
 
 对话焦点1:价值观
 强烈的独立意识是美国学生值观上的一大特点。他们还有很强的服务意识,美国学生认为还应该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去造福社会。他们从小就做义工、做志愿者服务社会、回馈社会。中国学生认为成功不是一种结果而是一种过程。他们希望凭借着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勤勤恳恳的追求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践行人民甚至国家的理想。
对话焦点2:职业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学生坚持认为在选择职业和课程之时,兴趣是尤为关键的一点。对于兴趣爱好极其广泛的他们来说,选择时也会考虑到未来对人民社会国家的的贡献。他们还强调,每个人都不是生下来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工作的;职业的确定必须经过实践,经过探索,要靠自己不断的尝试去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中国学生则认为职业并不是终极追求,应因自己的存在而让他人幸福。
对话焦点3:美中教育比较
美国学生认为中美教育各有优劣,能把这两种教育的优点充分利用是最理想的,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尽管不太可能做到,但是可以尽量平衡。也有美国学生提到中国学生背很多自己不懂的东西,而美国学生几乎从不背诵,仅仅是理解,就够了。
整个对话活动在美国学生Joya Ahmad 优美的歌声中结束,此次中美学生高峰对话的举办让我们见领略了卓越、见证了优秀,定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