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教育>>人文交流>>友好学校>>文章内容
首月美国感受
发布时间:2009-10-2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

AFS/YFU/ AYA/NACEL等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在我校已开展多年,越来越多的我校学生走出去,感受异样的文化。在国外的生活和受教育经历中,他们深层次的了解不同国度社会生活状况和教育状况。他们一方面快速提升外语水平,增进对该国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通过海外独立的生活,培养了他们良好的个性,提高了沟通协调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促进他们的快速成长。今天所呈现的一篇文字是我校高二学生蒋 爽从美国发来的关于参加这一项目的感受!

         以极其复杂的心情提起笔,细细地想,来到美国不过一个月,却改变了许许多多。依然记得签证成功后的喜悦,整整一个月整理行李的忙碌,以及在飞机上疲惫又止不住的憧憬与激动……那初时的雀跃经过这一个月的时间浸润,经过种种历练挑战,终于慢慢地沉淀下来,使我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更加平和成熟的心态。

                                                   一.接待家庭

我想,我应该是交换生里第一个收到接待家庭信息的幸运者。
接待家庭是个一家三口,爸爸原本是瑞典人,拥有自己的公司;妈妈经常会去爸爸的公司里帮衬,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家庭主妇;接待妹妹是独生女,和我在同一所学校读书。这是一个乐观开朗,充满欢乐的家庭,不客气地说个个都是开玩笑的“个中高手”。与此同时,他们一家还是地地道道的中国迷,在中国有家分公司,爸爸甚至去过中国十几趟,妹妹在学习中文,家里还有一个专门的房间,摆放着屏风、桌椅、书画、毛毯等众多具有中国特色的物件,精致而典雅。我想,热爱中国,也许就是他们在第一个星期就选择了我的原因。
我很庆幸有这样一个家庭,凡事都为我想地很周到。他们特地为我装修了一个卫生间,购买了大大小小很多我都料想不到的日常用品;接待妈妈看到我吃的不习惯,专门带我去唐人街买中国食品,为了让我更加了解休斯顿,每天都筹划着不一样的活动,游览了许多著名的景点;接待妹妹翻出所有有趣的东西和我分享,因为怕我寂寞,所以每天都告别同学,特地等我吃午餐;接待家庭还有一个大农场,他们顶着烈日特地带我游览了一圈,详详细细地告诉我所有细节;一点点进步他们都会比我更开心,一点点失落都会听到他们说“I’m always here for you”……虽然相处时间不长,虽然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却是一个让我依赖的温暖的家,因为有它,有家人,所以这个陌生的国度不再那样让我心慌。
 
二.学校生活
虽然是在以自由开放著称的美国,我的学校却是保守且极其规范的。这是一个教会学校,有着不错的学术成绩,它的苏格兰舞和苏格兰风笛演奏在国际上都获得过金奖。可以说是一所充满英伦风情的学校,对着装要求严格,每天都要穿校服,甚至对鞋袜也有特别规定。
我想大部分的困难都是来自学校的吧。
首先是课程的问题。英语、美国政治、数学是必修的,我初时还选了美国历史、物理、西班牙语、苏格兰舞。后来,因为英语和政治铺天盖地的生词特别是专有名词让我疲于应对,往往半个小时才能看完一页书,因此将历史换成了化学,又因为理科太过基础,所以又提高了数学的难度。
先说英语。英语课我是基本都听不懂的,重点只能放在回家的阅读上。现在在读《论自由意志》,结合了宗教和哲学,我上网找了中文版,只能从中了解大概的思想,从而大致看懂一些。
接着是政治。政治课初时也听不懂,随着单词的积累,了解了政治、法律上的专有名词,终于也有点眉目,看书也比以前更快了,并且在两次的测验中都取得了满分。而让我真正发愁的是,美国政治的民主,总是拿中国作为对比,政治老师甚至说中国共产党控制着自上而下的所有机关部门,人民的参与是被限制的。当场反驳似乎是冲动且不礼貌的,于是我在课后找老师谈话,把我所学的有关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等一系列政治知识和看法告诉她。老师点点头赞许地告诉我,以后可以在课堂上阐述我对自己国家的看法,紧接着第二天就让我当堂补充,最近学的名词真是帮了我很大的忙,也总算体味到了“交流”的重要意义。
再者是西班牙语。西班牙语老师本来以为我是新生,她说我同时学两门外语(拉丁语在这学校是必修课)是很吃力的,何况英语和本土学生比起来差很多,而课程的进度又比较快,如果我取消西班牙语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我只能说自己是交换生,不用学拉丁,她当即就很惊讶并开心地说,那就留下吧,学一点西语也是好的。因为这次谈话,我本来想更换西语的计划变了,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让她看到我能学到很好。所以回家就上网找了中文学习资料,纠正读音。因为自己对发音要求严苛,为了读出颤音rr,天天练到舌头发麻,同时还要记住一张张单词表,着实是紧张而又有些刺激的。结果自然也是让人欣喜的,我在第一次测验中拿到了96分,在前几天的测试中又考出了满分,老师从开始的不怎么向我提问题,转变为经常让我救场,这是我课业上最大的进步。
以上是最为困难的三门功课,好在是全A战绩,多多少少也给了我鼓励。
 
其次是人际关系的问题。也许是我在的学校华裔不少,交流生在这里并没有如同在中国的关注,很多学生甚至不知道你是交流生。而我所在的年级,不过几十个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的团体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融入的。最初几天的冷遇是我最为头疼的,我只能找机会攀谈。好在后来有个女生非常友好地与我交流,她原来也是新生,所以理解我现在的处境,并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一起为home coming的舞会作准备。
于是周五晚上的home coming成为这一周最大的亮点。舞会是疯狂的,高中各个年级都参与了进来,或是Hop或是慢舞或是集体舞,学生们随性地聚到一起,边跳边唱,还有很多senior学长搞怪的cosplay(因为舞会主题是海滩派对,因此涌现出很多“虾兵蟹将”,甚至是蚌壳和一桶鱼……他们后来也都得了最佳着装奖,很是有趣),场面极其high。我从先开始的无所适从到后来的彻底放开,与同学一同跳舞、交谈、拍照,打成一片,还认识了许多新朋友,也算是人际关系的第一次重大转折吧,总之是很欢畅的夜晚。
 
三.总结
许久不写文章,终是有些笔拙,在休斯顿的生活有苦有甜,竟不能将这份精彩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只是这最初的一路走来,看着不断融入德州风土人情中的自己,不断蜕变的自己,便止不住的欣喜。希望剩下的9个月也能更加顺利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