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国际教育>>人文交流>>国际理解>>文章内容
我的德国生活-----赴德国交流生 董天谧
发布时间:2010-1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董天谧

一晃眼已经在德国呆了三个多月,从一开始的人生地不熟与羞涩,到现在的朋友遍布德国与大方,我已经从不断经历中成长了许多。

还记得七月二十三号刚刚抵达法兰克福机场的那个“不眠之夜”, 由于6小时的时差,经过了10个小时的飞行到达德国时还是晚上七点。半年前语言测试的优秀成绩使我和另外一名外学生不得不和其他中国学生分开,转机前往汉堡再至Schleswig-Holstein参加为期一个月的适应与语言培训。法兰克福机场的规模堪比浦东国际,而我们降落与再次起飞的航站楼又隔的很远,因此在辗转途中,我们必须不顾面子大胆地不断询问。而我们往往在费了大半天口舌用德语询问之后被告是对方是只会英语的游客。

在Schleswig-Holstein的四周培训是令人难忘的。我们的培训小组是全德国唯一一个由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区的学生组成的小组——八名学生中间有两名中国学生,三名美国学生,一名巴西学生,和两名泰国学生。我们一起参观了州议会,登过风车,分享过本国的菜肴,进行过野营与野炊,并一起骑车拜访过附近的城市。我甚至还在农场挤过十来次奶。更重要的是,通过四周的培训,我不仅结识了很多朋友,还对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乃至对某些事物的认知观念都进行了深入了解,这对我接下来在Gymnasium的学习并快速融入新的集体都是大有裨益的。最后告别晚会上我还演奏了二胡,九年的练琴没想到在德国还真能派上用场。

从八月二十号起我就正式开始进入德国高中学习了。德国教育体制复杂,Gymnasium算是文理高中,学的内容相对于其他种类的高中多一点,也只有从Gymnasium毕业才能获得继续进入德国大学深造的资格。我被安排在11年级,但是数理化教授的内容大都学过了,因此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学校方面本来说德语,艺术理论音乐理论哲学(伦理学)以及政治与经济等和德语密切相关的文科要到下个学期再给我分数,但是在第一次德语考试时,老师还是给了我一份语言测试,并在之后告诉我我已经能够和大家一起学习文学并经行演讲和口试了。对此我是喜忧参半,因为这同时意味着我今后必须再花点时间在连大部分德国学生都认为所选书目年代久远晦涩难懂的德国文学上

从Gymnasium出来的德国学生一般都会3-4种语言。这学期我选修了西班牙语,因为在国内我也学过。结果我第一次考试考了15/15,着实让我兴奋了好一阵。不过我也听说有的中国学生选了拉丁语,之后因为太难了只好换法语。但是历史课一直在讲古希腊古罗马还有中世纪教廷,这些本来在国内觉得挺有趣的东西到了德国认真学起来却也变得十分枯燥起来。主要是因为有好多参考内容是拉丁语,而班里75%以上的同学是学了5年拉丁语的,不过幸好接待家庭妈妈是在医院工作的,学过拉丁语,也帮了不少忙。

德国的英语教学也十分有特色。课文内容全是摘自当代英语文学,考试就是围绕着近期所读书目进行笔头写作,并谈感想。其他中国学生在偶尔交流时一直诉苦说英语考试太难,于是我在考试前夜算是把整本书的英文简介和人物性格在Wikipedia上看了一遍。不过最后拿到全班最高分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因为我的字迹一向潦草,英语老师Frau CW能够有耐心把1000个单词看到完我已经是十分感激了。考完后老师还把全班的表达错误整理出来改正,这些错误往往都是直译到英语的德语,很多看起来十分滑稽,但是想到中国人也会犯中国人容易犯的语法表达错误,我也没跟其他拿到好分数的学生拿那些错误开玩笑。毕竟我也常常把英语直译成德语。

政治与经济课的考试是目前为止我唯一一门无需拿分数的考试。但是老师还是让我跟着大家一起考了。结果告诉我,虽然我犯了不少语法错误,但是对考试所给阅读文章的理解甚至比一些同学还深刻。我心里知道,这还要感谢国内的教育,想必每一个像我一样的中国交流生都已经十分能写了。

我的接待家庭位于在Hessen州的Alsfeld。如果在地图上查看,这个城市是在德国的最中心。虽然于接待家庭唯一的孩子现在在美国,也是交流生,但是我还是参与了不少家庭活动,比如周末去奥地利登山,假期去Baden-Württemberg访友,期间我还登上了世界上最高的教堂Der Ulmer Münster的钟楼顶,并在爱因斯坦出生地瞻仰了一番。学校八点零五开始上课,一点十五或者三点十五结束。课后我们几乎每天都踢球,而篮球已经是三个月没碰过了。学校每学期有主题周,这个学期的主题是急救。过后我还拿到了急救课程学习证明,它是在德国拿驾照的必备材料。此外,每周五我还参加国际象棋俱乐部,并依然如在国内时一样定期去游泳馆。我甚至还到过法兰克福体育馆看过德甲足球赛(Bundesliga)。

很多人都以为德国依然是单一民族的国家,其实不然。就拿Schleswig-Holstein来说,它是德国最北面的州,毗邻丹麦,有部分土地曾经先后被斯拉夫人丹麦人占有过。因此该州议会中甚至还有专为丹麦少数民族服务的党SSW设立的席位。而民主德国在六七十年代为解决劳工短缺的问题而从越南土耳其大量“引进”的东方劳工,随着九十年代初的两德统一,也正式成为了德国公民,并且已经有了第二代乃至第三代。他们在德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也是不可小觑的,以至于我去过三次所谓中国餐馆,其中两次实际上都是越南家庭开的。

人在国外,民族自尊心就强了起来。每当看到课本后面世界地图上台湾和大陆所用颜色不一样时,我都会皱起眉头,尽管印地图的人也能找各种各样合理或不合理的理由来证明地图的正确性。是时心中的想法也不必全都写出来,但是总归还是希望能有一天身在异国的华人不会再需要为了此类事情而向相关人员一次又一次地解释了。希望那一天能早日到来。

最后谈谈德国给我的映象。空气清新自然环境优美那是不用说的,生活有序作风严谨更是人人皆知。而从能源以及环保意识上看,小到每家每户几乎都安装太阳能电池以及雨水收集装置,每个人都遵守垃圾分类的繁杂规则;再往大里看德国各州,尤其是位于夹在Nordsee和Ostsee之间的Schleswig-Holstein,由于海风甚多,风车到处都是,而南方各州如巴伐利亚由于阳光充裕,到处可见大型的太阳能发电站,还有不影响自然环境的水力发电站,这些自然能源的广泛利用每年都为德国节约了大笔的能源开支。

我知道,短短的三个月,我还只体会到了德国文化乃至欧洲文化的冰山一角。一些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升天日都还未到来。总体来看,德国人也是很会休闲的,德国是欧盟国家中一年里带薪休假时间最长的国家。所以希望我也能够学习到他们工作认真负责,在能够放松休息的时刻尽情享受的态度,把美好的交流生活继续下去。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