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2)班 樊凡
3月10日下午,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2年科技节的大部分赛程已经结束,评委老师们正在紧张地计算各班的得分,精彩的科技节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参与着、快乐着:
——2月14日 科技节的“出师战”
电脑创意科技节logo设计大比拼:由每班班长收集后的作品,都凝聚着参赛者的心血。每个logo都独具一格,别具匠心却又含义深刻。这些作品中有的包含着学生用电脑制图软件设计出来的创意logo,也有学生自己拍摄的视频短剧小品,以及参赛者自己完成的配乐广播故事。与此同时,各班也将参赛项目的参赛学生统一上交。
——理科长期竞赛首当其冲
本周四,也就是3月8日开始,理科探究实验长期操作竞赛率先展开了比拼,在各个学科实验室中,参赛学生热火朝天地忙于各项实验。物理实验室中,同学们设计出来的小型计时器的精确程度已经赶上了市场上已有的计时器了。化学实验室中,对于市场的的暖宝宝的可能成分,同学们制定出了一系列计划并精确地测定了其中的成分。这些实验的设计都遵循着环保、节约、精确的原则。生物实验室中,学生们不断探索着显微镜下的世界,为了让草履虫相对集中起来,同学们想尽一切办法,最后也颇有成果。
——理科即兴竞赛、“翱翔天际”、“妙趣大连环”、“乾坤一掷”、“OM全国体验赛”——最后的比试
3月10日,在省中校园的图文广场上,2012科技节的重头戏上演!首先是从1点开始的理科即兴竞赛题,由各个高一理科教研组负责,最后取得了圆满成功,每个班都探究出了成果。接下来是“OM全国体验赛”,虽然说仅仅是体验赛,但各个参赛队员们还是倾尽全力,为观众们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精彩的话剧。参加结构比赛的同学也不服输,一片片杠铃片被放置在参赛队员搭好的结构上,而这精巧的结构却怎么也不倒下。接下来是“翱翔天际”的比赛,只见天空飞舞着各式各样的飞行器,有的是速度型的,如离弦之箭,有的是缓慢型的,在空中稳稳地飞过,也有的是曲线型的,在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妙趣大连环的比赛同样也很精彩,参赛队设计的装置环环相扣,设计巧妙,最后稳稳地把小球送入纸杯中。“乾坤一掷”的比赛中,观众见到了同学们设计的各种小型“投石机”,一块小纸团,如同一块巨石被投石机投出,在地面上留下了痕迹。
——参与科技节工作的志愿者、工作人员及裁判老师们
科技节比赛现场,总能看见这样一群身影:他们穿梭于各个赛场,来回搬运桌椅或仪器。他们胸口挂着一块牌子:志愿者。不仅仅是志愿者,还有各个赛场的工作人员以及裁判老师,他们都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记科技节化学即兴题
高一(12)樊凡
“取水样1和水样2混合,”王麒皓不慌不忙,一边思考一边说道,范子运迅速从桌上拿起水样1的试剂瓶,倒入试管。我则在一旁奋笔疾书,记录着整个实验的过程。
这里是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2科技节化学即兴题的比赛现场,隔壁是物理即兴题和生物即兴题的赛场,场上的同学们各有千秋,到底最后能否测出6瓶溶液中的溶质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快看,”范子运激动地叫道,“王麒皓,水样1、2发生反应了!”王麒皓接过试管,认真端详着,“生成白色的沉淀。”于是我便在纸上写下:1+3=>白色沉淀。放眼望去,纸上一件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反应式了。王麒皓接过这张纸,从头到尾仔细读了一遍,于此同时,我便继续进行溶液混合的实验。
场上的气氛越来越激动人心了,好多小组已经测出2、3个水样的成分了,没有测出来的小组们不要放弃,还有45分钟的时间,大家加油!
我将蓝色的水样5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没有生成沉淀,不是硫酸根离子。那么就有可能是氯离子,我推测道,于是我又将硝酸银溶液与试剂混合,果然不出我所料,出现了白色沉淀。“太棒了,”我说道,“确定了水样5的溶质!”与此同时,王麒皓也以他惊人的分析能力分析出了水样2的溶质。接着我们又开始下一水样的分析。
场上的比赛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每个组都至少分析出了两种以上的溶质,接下来才是真正的比拼!让我们采访一下化学教研组的王凯老师,:王凯老师,这次的科技节化学即兴题的难度如何?王凯老师答:这次所有人的题目都一样,测定6份水样中的溶质,通过我们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题目。但是大家首先要注意安全,毕竟化学试剂带有一定的危险性。非常感谢王凯老师,那么再让我们看看场上比赛的情况吧。同学们大都已经开始奋笔疾书了,溶液中大部分的离子已经被测出。就让我们尽情期待最终的结果吧!
经过一番努力,我们组也测出了大部分的溶质,接下来便是我将过程记录的时间了,虽然有一点超时,但最后还是圆满完成了比赛。于是这样,2012科技节化学即兴题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