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观摩南京十三中第八届戏剧节有感
发布时间:2014-05-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李妍

 

“戏剧节”之于高中校园意义何在?

——观摩南京十三中第八届戏剧节有感

 

2014年5月26日,我与钱云凯老师一同赴南京十三中观摩戏剧节,活动结束之后感慨良多。

首先,戏剧节中每个剧目的表演质量都很高,不难看出每一个剧目的表演都是经过学生们精心准备的,特别是服饰、道具都非常精致。所以虽然整个戏剧节从一点半开始到六点才结束,高一年级一共14个班每班各表演一个剧目,评委和观众马不停蹄地一口气看了14个剧目。但是一直到最后大家都依然兴致盎然,总是感觉精彩还会延续。另外学校还专门印发了精美的宣传小册子,小册子上有每个剧目的个性贴图和简介。门外还有大幅的宣传海报。 后来又问了学生他们的准备时间大概是多少,学生说只用业余时间自己排练两个星期就差不多了。

其次,十三中学生们的舞台表现力很强,个别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角色的理解、把握能力让人叹服,站在舞台上的他们是非常有气场。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表演《家》中三少爷高觉慧的女孩子,她一出场一段自白下来全场立即鸦雀无声,在场的每位观众都被她的表演深深吸引了,她的说辞响亮流利表情手势自然到位,让人过目不忘。另一位是表演曹操的一位男生,他表演的剧目是改编自电影《铜雀台》的《头疾》。那位身着红色汉服的同学中气十足,声音洪亮,一场下来他要表演的台词最多而且是半文半白的,还要配以手势动作表现曹操这个乱世枭雄无冕之王的霸气,他做到了。

第三,本次戏剧节最大的亮点应该是加入了一些流行元素,做到了创新。其中《爱情公寓——翻腾吧!展博》讲述了麻省理工大学毕业生陆展博克服内心恐惧勇敢追求理想的故事,让人眼前一亮。《爱情公寓》是当下时尚热播室内剧,已经出了4季,受到了年轻人包括大批初中生、高中生的热捧,因为它在某些层面的确对解决现代年轻人所面临的而他们祖辈、父辈未曾遇到也难以理解的困顿进行了探索,而学生们截取的这一个故事也颇具有代表性。

除此之外,我在观摩过程中也在不断思考一个问题,在高中开展戏剧节究竟可以为学生带来什么或者说应该为学生带来什么?

节目中有一个是《宝玉大婚》,讲述在现代,神瑛侍者再度化身贾宝玉,又重回大观园中,从头开始的故事。故事真的很虐心,因为又一次轮回、又一次重逢的结果仍是宝黛二人阴阳相隔要在下一世才能白头到老。学生演得很用心表演很卖力,演贾宝玉的男孩子到最后已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演林黛玉的女孩子声音很美,幽怨、不甘、满是才气的语气从她口中婉转流出的确完美地诠释了黛玉这个人物:“……还是你喜欢湘云的活泼?她和优雅是有一点距离,如果你喜欢,我可以学!呵呵,差点忘了宝姐姐,她那么完美,完美的那么苍白完美得没有一点血肉,如果你喜欢,我可以学!”

看罢之后我对学生们的表演自然很是欣赏和佩服,但却难免有一丝担忧,特别是那些参与表演的学生们。于丹在《论语心得》中讲到宽恕时有过这样的论述: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本来已经过去了,而我们还是老在那儿想,这么可恶的事,我怎么能原谅它呢?然后就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伤害。这就好比一个人在星期一莫名其妙地遭了一顿暴打,他星期二就开始向各个朋友复述这件事,到星期三的时候,他已经郁闷得不想出去见人了,到星期四的时候就开始找碴儿跟家人吵架了……其实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你每复述一遍就像又被打了一顿,意味着事情过去之后,你每天还在继续挨打。”

所以我担忧的原因就在于:为了这次表演,学生们少不了要一遍一遍咀嚼这种在他们生命中出现几率几乎为0的虐心故事,最后还要在那么多观众面前卖力地表演,也让学生观众们也虐心了一把。爱情应该是美好的,那些参与表演的学生在这一遍一遍的咀嚼中是否还会相信爱情是美好的呢?也许有人会说学生是有自愈能力的,要相信学生,但谁能保证他们某个人的心里不会留下一遗种心理暗示——爱情注定是凄美的结局。

宝黛爱情故事的确凄婉动人,但是悲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时代造成的,可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啊,当代的学生应该知晓这样一个道理:当一个不幸降临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它尽快过去,这样才会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才会活得更有效率也更有意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不能动不动就以死明志,用结束生命换取所谓的凄美,所谓的感动,所谓的永恒。

推而广之,一些传统经典剧目如《日出》、《雷雨》是否合适让高中学生来演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南京十三中的新闻报道中写道:“从历届学生的发展来看,经过了戏剧节的熏陶和历练,不少十三中学子选择从事戏剧表演、编导专业,进入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高校深造,足见戏剧节对于孩子们人生的重要影响。”但我想,这种学生的比例不会太大。因此:

一、办好戏剧节可以先建好戏剧社。也就是说首先要把有天赋、有兴趣、有才能有志于从事表演和创作的学生聚集起来,经典剧目可以作为传统保留项目由这些学生来表演。

二、戏剧节上的表演除了要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舞台变现能力外,更多的应该传递正能量。

三、戏剧节的剧目应该不断推陈出新,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造新的属于当下校园的经典剧目,关注和解决当下学生面临的问题,展示新时代新青年的新风貌,给人以启示和享受。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