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公开课”之语文组篇
在11月29日上午举行的校庆公开课活动中,语文组钱云凯和欧阳林两位老师分别开设《我与地坛》和《借你一双慧眼——批判性思维训练之二》研讨课,应邀参与本次活动的江南大学教授吴格明先生作题为《语文教育应当旗帜鲜明地倡导逻辑理性》的专题报告。来自兄弟学校的语文教师约40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两节研讨课各有特色。钱云凯老师的课首先由“生活中的困难”导入,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学业上的挑战,然后联系文本,搭建起一个狂妄青年成为知名作家的探知结构。在交代教学目标之后,教师以问题引领教学走向,通过筛选信息迅速感知文意,通过想象、移情深入感受文字背后的生命色彩,既尊重了文本语言的客观逻辑,又结合学生生活和作者生活带领学生深入体验,在文本里走几个来回,解读准确而给人启迪。整个教学过程问题明确,板块清晰,重点突出,完整高效。
欧阳林老师的课大胆突破教材,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特别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了专门训练。课上,欧阳老师引用几段材料,从结论、推理形式、前提三个要素出发,通过分项训练和综合演练的形式,让学生互动交流、自主探究,发现材料中隐藏的逻辑问题。而后欧阳林老师对各段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引导学生提炼价值前提,以透过社会现象发现问题的实质。在之后的专家点评中,江南大学教授吴格明充分肯定了欧阳林老师在中学推广批判性思维训练课程的先锋意义和社会价值,并对课程本身进行了高度评价,认为其课堂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且符合学生的文化认知,具有很强的普识性。他还建议教师压缩教学材料,以便腾出更多时间,让学生讨论更为深入、充分。
吴格明教授为所有听课教师作了题为《语文教育应当旗帜鲜明地倡导逻辑理性》的报告。他首先表达省常中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重、整洁,尤其是门口校训石上铭刻的“存诚、能贱”四个大字,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认为校训内涵深厚,催人奋进,其本身就是一个好的学校环境。吴教授的报告分四个部分:一、逻辑思维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二、语文课程培养逻辑理性的教学策略;三、澄清当前语文教育中对逻辑理性的误解;四、反思当前语文教育中的问题。整个报告针对语文教育改革中淡化逻辑理性这一现象,阐释了逻辑理性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语文课程培养逻辑理性的具体教学策略,对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其间,吴教授以《藤野先生》、《两小儿辩日》、《项链》等中学老师极为熟悉的教学文本为例,结合生活中实例来阐述、批驳、分析,深入浅出,又高屋建瓴,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