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以学生为中心,促进技术教育不断改革和创新
信息技术课程依据学校制定的课程方案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大胆革新,信息技术探索性课堂展示与研究,探究学习模式进行有效的探索,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进程。
通用技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强化学生的手脑并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高一、通用技术备课组精心设计了“纸筒结构承重比较”“制作便携式小板凳”的实践活动。
二、信息学奥赛成绩优异
7月28日——8月2日,第二十九届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2012)在我校举行,我校共有十位同学作为正式队员参加比赛,共获得金牌一枚,银牌两枚,铜牌六枚。其中钱雨杰、高胜寒入选国家集训队,也同时被清华大学现场录取,获得银牌的林星宇同学也被北京大学现场录取,另外几位获奖同学也被复旦、交大等学校录取。获奖人数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11月4日,第37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杭州赛区的比赛在浙江理工大学落下了帷幕。我校高三12班的钱雨杰、高胜寒和高一11班的徐毅组成的代表队受邀参赛,并且发挥出色、技压群雄,获得此次比赛的金奖。这是我校自2008年派队参加ACM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以来连续第五年荣获金奖,这在全国中学中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创举,得到了现场大学教练们的交口赞誉。
2012年11月9日-11日第18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江苏赛区)“长空杯”中学组复赛于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行。经过两天紧张激烈的角逐,我校选手不畏强手,奋力拼搏,取得了骄人成绩,第十一次摘得高中组团体冠军。高胜寒等28名选手获得高中组一等奖(全省共261人),其中新增高考保送生3人。至此,本届高三学生在信息学竞赛上共有12位同学获得高考保送资格,全市第一,全省领先。
三、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扎实推进教科研工作
我组老师参与的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信息技术在动态生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被评为全国教育技术优秀研究成果。
继续开展中央电教馆国家级课题《基于Android应用软硬件辅助教与学实践的研究》的研究工作,2012年在专家组现场论证中受到一致好评。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组织课题小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进行教学实践。
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组内教师通力协作,锐意进取,开展数字化校园示范校申报工作。2012.年10月30 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发文确认我校为首批全国“百所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项目学校”,标志着申报工作的圆满成功。并确定了《以基础平台为架构的e学习互动系统》作为我校常州市数字化学习试点学校的项目计划。
四、提供有力技术保障、确保重点工作积极推进
2012年第29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于7月28日——8月2日在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开营。本次竞赛历时6天,包括授课、交流及竞赛等活动。这是省常中又一次承办全国性的大型活动,引起了常州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同时也吸引了全国学科竞赛领域的眼球。这既是对省常中近几年学科竞赛成绩的肯定,也是对省常中承办工作的考验。
2012年10月,2013年1月江苏省“教学新时空”“名师课堂”直播研讨活动在我校演播室进行。我组的老师们为直播成功解决困难、做了大量的工作,前期他们放弃休息加班加点调试设备,直播中他们尽职尽责做好导播工作,后期认真剪辑努力将最好的画面呈现给观众。
五、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
技术组除了抓教学以外,本着以应用为根本,充分发挥电教服务效能,在网络服务、网站维建、摄影摄像、广播宣传、会议音响、电视直播、课程录课、维护维修、设备进出、机房管理等项目中,积极配合分工不分家,默默为本校、外校大赛与活动作辛苦又琐碎服务。
就本学期维修56件次100小时,拍摄活动照片37次50小时、活动录像20余次40多小时,拍摄编辑的其他活动16次36小时。主要有市师德演讲比赛、运动会、学校小合唱队演出、高一诗歌朗诵节、高二话剧节、高一军训、高二坚韧行、高三拓展、清华领军计划、北大校长实名推荐、全国生命教育大会等。
制作各类视频、照片、公开课等资料80余小时。其中,我组老师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在极短的时间内为江苏省“十一五”重点资助课题《中学政治课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和生物组《实验——生物学习方式研究》课题制作视频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