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特色鲜明
通用技术实践课程顺利开展,根据通用技术课程计划及市教育局统一部署,学校高一年级5月16-18日起分两批前往常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通用技术实践操作训练课程的学习。开设了陶艺、插花、剪纸、建筑模型、电子电工、机器人、OM、三模、3D打印、以及影视梦工厂等项目,学生自由报名自主选择,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全面体现落实课程目标。
优化教学过程,积极探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教学结构和教学方法。优化学习资源,积极运用网络资源及各类有效的音像和电子教材,努力在教学模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积极有效地定期开展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促进共同进步。
全组教师共同协作,克服困难,辅导高二年级参加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高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通过率100%。
项目实施稳步推进
具体组织制定并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字化校本课程建设(互动学习平台),现该项目已经完成前期的部署和调试,暑假期间将面向广大教师和学生开放,丰富老师的教学方式,拓宽学生自主学习的渠道。
学校服务器虚拟化建设、数据迁移工作现已完成,数据带宽扩大一倍,为学校开展数字化学习的下一步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2016.3.9日吴涛老师在机房4面向全校开展了手机电脑“云存储”之常见应用的讲座,收到广泛好评。
2016年4月15、16日,项目组教师赴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研讨活动。
坐落于苏州市工业园区的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是现代化、信息化学校的一个典范。该校信息中心郭主任非常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状况和一系列的信息化的应用。从每班三十六人的小班化教学、每班短焦投影交互白板,到学校大门口门禁、宿舍区学生刷卡进出,到学校食堂买菜买饭结账的数字化,再到多媒体录课教室的新颖设计,都让我们感到耳目一新。
活动期间还组织我们参观了专业从事数字化教育资源和个性化教学平台开发的新兴高科技软件企业。为我们展示了他们开发的数字化教学平台,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和学生能够非常方便地完成网上课堂对话、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堂实录展示等工作,教师们可以将自己的教学素材科学地导入该平台,通过资源筛选、合成,以及自建课程等相关功能,逐步形成各自独特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成果。
教育科研方兴未艾
教科研工作是教研组工作的水平线。组内大力提倡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并加以总结,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俞斌老师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省"创新杯"优秀教学论文评比一等奖;《动态生成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省"五四杯"论文评比三等奖;《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课教学设计》发表于《课程与教学》2016.02。
同时组内老师还积极参加课题的研究工作,目前由我组老师主持的课题有2项,虞力人老师主持的国家级课题《基于Android应用软硬件辅助教与学实践的研究》、曹文老师主持的市级《基于网络平台的程序设计教学生态转型的研究》正在稳步推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曹文和吴涛老师参与重新编写《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赛培训教程》,现已交付等待出版第二版。
周弘恺老师参加市青年教师信息技术基本功比赛获得市区一等奖。
薛莺老师获得天宁区的优秀盟员称号。
学科竞赛成绩斐然
任惠宇老师辅导学生参加全国头脑奥林匹克比赛获二等奖,辅导辅导学生参加江苏省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
信息学全国精英赛(CCF CTSC2016)于2016年5月1日-5日成功举办,我校共获得1金1银2铜。
第十届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信息学奥林匹克(Asia and Pacific Informatics Olympiad,APIO2016)中国赛区比赛于2016年5月5日-9日举行,我校共获得2金2银5铜。
第33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NOI2016)江苏代表队组队选拔赛于2016年5月18日结束,我校共有5位同学入选江苏省省队,昂首挺进全国决赛,其中沈睿同学的选拔赛最终总成绩名列全省第一。
清华大学信息学体验营和北京大学信息学奥赛训练营于2016年6月3日-6日举行,有3位同学分别获得清华大学高考无条件将60分、清华大学高考有条件降60分、北京大学高考有条件降60分的优惠政策。
常规工作制度措施落实
加强常规管理,落实服务措施,建立服务台账,每人各有分工负责,团结合作,分工不分家。
努力为学校宣传工作提供优良服务,加强学校网站建设,丰富学校网站内容(拍摄照片百余次,各种活动录像20余小时),展示省中风貌,使之成为各界了解省中的重要窗口。
组内老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和研讨活动。参与了一师一优课的晒课工作,参与了微视频的资源上传工作,同时还参加了江苏省教师的在线研修以及教育教学研讨沙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