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常中>>杰出校友>>校友之窗>>文章内容
历尽沧桑不改报国心 ——记海军少将、原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政委周瑞安
发布时间:2011-01-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管理员

一见到周瑞安少将,立刻就被他爽朗的笑声所感染:“我的一生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经历丰富,大起大落,结局不错。”

  今年9月1日,在北京丰台区将军的寓所与周瑞安促膝长谈,尽管从他的口气里你听不出任何抱怨,但是你可以感受到他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随着他的讲述,将军激情燃烧的岁月在我们面前展现。

  20亩田,带来半生阴影

  1951年7月,15岁的周瑞安从省常中初中毕业,当时正是抗美援朝的关键时刻,热血青年纷纷参军保家卫国。周瑞安也来到了部队,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械技术学校。在那里他学会了枪、炮、弹药、指挥仪等许多军械的维修、制作。

  1953年9月,他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海军军械部枪炮科工作,还不满18岁。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人人只想着多工作,为国家多做贡献。后来,他当上了部长的秘书,并随部长调到三机部,还当秘书。1958年,毛主席亲自决策炮击金门。周瑞安奉命奔赴厦门军队弹药库,每天白天装炮弹,天一黑就押车安全送到前线阵地,返回后才能休息。在那段时间,他天天往返在弹药库与炮击阵地之间,只有一个信念:决不能让前方阵地的大炮缺了“粮草”。由于他出色的表现,周瑞安立了一次二等功,两次三等功。1957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7年“反右”后,政治风云突变,特别是到1964年中央北戴河会议上提出“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口号后,极左气氛笼罩全国,部队开始审干。周瑞安因为家庭出身是地主,难免要受牵连。

  “说起来很冤枉啊!”周瑞安的外婆家是大地主,而周瑞安家只有几亩祖田。他舅舅抽大烟,不停地变卖祖田,去世前留下遗嘱,将20亩田赠送给周瑞安母亲,但附加了一条:前3年的地租一分也不能动,要还1945年周瑞安外婆去世时办豪华丧事的亏空。没想到,一点好处也没沾上的周瑞安家,一解放就被评上了地主。这个阴影从此伴随周瑞安大半生。

  审干时,先是说周瑞安不适合在首长身边工作,他的首长据理力争也无济于事,周瑞安只得回到海军重干技术工作。第二年,又把他从海军总部下放到北大荒黑龙江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第一重型机械集团。这家企业有3万多员工,社会功能齐全,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国宝”,我国许多大型装备都是它生产的,海军也在这里生产一种大炮,同时还在研制核潜艇的核反应堆。周瑞安就在这里当军代表。

  军代表室的总代表是一位老红军,副总代表是一位老八路,文化水平都不高。周瑞安到这里后,由于理论水平高,技术上有一套,而且人正直,赢得两位总代表的信任,经常代表他们与厂方协商生产、技术、制造上的问题。制造这种大炮,有3位总设计师,一位是从部队来的,一位是从美国回来的,还有一位是原来国民党兵工厂里的专家。他们都是周瑞安去请来的。但也有人对此极不满意,文革中,周瑞安挨批,说他是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篡夺了军代表室的领导权,还和牛鬼蛇神串通一气。那3位总设计师两位被逼自杀了,还有一位自杀未成瘫痪了。周瑞安也被清理出部队。他至今对那3位他请来的专家的悲惨境遇,心怀愧疚。

  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一个巨大的问号横亘在周瑞安面前,今后的路往哪里走?

  厂里领导在与周瑞安的接触中,觉得这个小伙子工作踏实,而且聪明能干。就找到他:“你现在回到家乡,人们都不知道你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不明不白回来了,还不如就留在厂里。”就这样,周瑞安留在厂里当了一名4级装备钳工,他认真学技术,车、钳、刨、铣样样拿得出手。

  不久,周总理觉察出了问题,亲自抓,很快一批老干部解放出来,周瑞安也变成了“以工代干”,粉碎林彪反党集团后,邓小平复出,大批被错误复员的同志也落实政策。这时,周瑞安已经当上厂办公室副主任。过了一阵海军又落实政策,错误“发配”到地方的业务技术骨干还要回部队。部队任命周瑞安为厂里的副总军代表。爱惜人才的老厂长又找到周瑞安:“你还回去干啥,我已经向上级打了报告,让你当副厂长,任命都要下了。”周瑞安却说:“我不能不回去,否则人家以为我就是为了当官。再说,我也憋了口气,要为国家干点事,把耽误的时间夺回来。”老厂长拗不过他,只好遂了他的愿。

  周瑞安试验枪炮时在靶场呆过,也熟悉各种矿山机械、水电、火电、机械锻压、大型化工设备,对破碎、球磨、烧结等各种工序也很熟悉,这为他解决各种难题带来了优势。厂里造的大炮,先是130的岸炮,后来用到驱逐舰上。是当时我国最大口径的炮。炮弹打出去后,弹壳要退出来,但是因为发热膨胀,弹壳紧贴炮膛,很难退出,需要有一对钳子把它钩出来。但是这对钳子强度不够,老是断掉,这成了一个大难题。周瑞安仔细研究后发现问题出在材料的热处理上。以前,都是用水淬火,周瑞安试验用油来淬火,材料的强度立即上去,再也没有出现断裂的情况。

  海军在全国七个大区有军代表办事处,下辖100多个军代表室,经过周瑞安一两年的努力,这个厂军代表室就成了海军的先进军代表室。1983年7月周瑞安调任海军驻重庆地区军代表办事处副主任、政委。在这里,周瑞安又干得有声有色,办事处党委补充评为海军先进师级党委。

  让周瑞安感到自豪的是,就在重庆的山沟沟里,造出了4条潜艇,还有巨浪1型、2型导弹也都是在山沟沟里搞成功的。1988年7月,周瑞安又调任海军驻上海地区军代表办事处政委。没两年时间,他又为这里赢得了“最好的时期,黄金时期”,办事处也建设成为先进师级党委。两年后,周瑞安再调任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政委。

  超前眼光,预研航空母舰

  周瑞安调到新的岗位后,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论证中心应该为海军的发展提供什么样的服务?通过深入的调研和思索,他认为海军装备论证中心(现为海军装备研究院)应该采用计算机等科学手段,运用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等,对海军装备发展决策涉及的重大课题进行科学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从而成为海军领导的“智囊团”和“咨询部”。为此他大力发展飞机、舰船等七大研究所,以及计算仿真中心、战役战术对抗模拟实验室等10大实验室,还先后成立了“海军软件开发中心”、“海军可靠性研究中心”等。成了海军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中心有1000多人,绝大部分是专家学者、科研团队。周瑞安说,这支有很强战斗力的科研团队就是他干好工作的“看家本钱”。

  在研究了美、英、法等发达国家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周瑞安认为一个国家要强大必须要有强大的海军来维护自己的海上通道,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中国在和平崛起跨入世界强国行列的道路上,也必然要走这条路,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大型的海上作战平台——航母。所以他很早就关注着世界航母的研究发展动态,也时刻关注着各国航母的动向。当他得知澳大利亚“墨尔本”号航母退役,立即指示买下来进行研究,其实其他的都不要,就要上面的弹射器和阻拦索,用以研究,为我国自行建造航母作储备。这些都为我国自行研制航母提供了宝贵的探索和实践。

  总结自己几十年的人生旅程,周瑞安感慨地说:“我自己也有‘毛病’,就是太傲。”其实,这是他的一种风骨。有几次上面来了指令,一定要提拔谁谁,他硬是顶了回去。周瑞安提出了一个当好军代表的“长宽高”标准:长就是要有一技之长;宽就是知识面要宽;高是思想境界要高。

  少小离家老大回。周瑞安难得回家乡,省常中100周年大庆时,他回到了家乡:“变化太大根本不认识了,到了老家漕桥,摸不到家门了。快速公交BRT、群众住房解决得好,还有动漫基地、大学城、科教城……”说起常州,将军“掏”出来的全是“常州名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