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常中>>杰出校友>>学校老档案>>文章内容
文革后首次盛大的校庆活动
发布时间:2010-03-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巢科

 

19791115,是省常中建校72周年校庆纪念日。这个校庆日,是在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三个年头,是在恢复为重点中学、恢复原校名以后的一年半之际。为了尽快医治十年浩劫给学校造成的严重创伤,恢复和发扬省常中长期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优良学风,联络校友感情,进一步办好学校,学校隆重举行了文革后首次盛大校庆活动。回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达一千多人,其场面之感人、气氛之热烈,成为省常中历史上一次难忘的空前盛会。
校庆当天,阳光和煦,天高气爽。宏伟的学校大门上彩灯高悬,红旗飘扬;校内松柏苍翠、鲜花盛开。下午一点,学校鞭炮震天,在校门内笔直的林荫道两边,欢迎队伍整齐排列。面对着络绎不绝地涌进大门的校友们,腰鼓队打起了腰鼓,身着艳丽服装的女同学跳起了优美的扇子舞,手持花环的少先队员欢呼着“欢迎!欢迎!”的口号,乐队奏着欢快的迎宾曲,整个校园充溢着盛大节日的欢乐气氛。尽管道路两旁放置了二十张签到的长桌,还依然挤得像节日的集市,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学校创办时的首届毕业生、当时已88岁高龄的徐赋胜和86岁的苏辛伯两位老先生也特意赶来送来了礼品和贺信。
下午十二点多,时年已65岁、身体硬朗的史绍熙老校长和学校党支部书记朱耀堂就站在校门口的林荫大路中央欢迎来宾,他们与一位位校友亲切握手,对他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上海、南京、镇江、无锡、北京、西安等外地校友代表们纷纷赶来,市内有的单位的校友们开着大客车集体回校。许多校友同时送来了自己的著作和论文,还有的送来了珍贵的礼品。
校庆期间,学校出版了二期校庆专刊。第一期校庆专刊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史绍熙校长为庆祝省常中校庆72周年特意撰写的文章——《庆劫后新生,育四化英才》。该文如数家珍地颂扬了文革前17年省常中培育英才的卓著成就,历数了四人帮摧残省常中的种种罪行,表示了再振常中的雄心壮志和坚强决心。第二期校庆专刊刊登了瞿秋白、张太雷和在全国各条战线上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卓著成绩的许多校友的感人事迹。地处全国各地、各条战线上的历届校友们发来了数百件贺电和贺信,专刊对此也作了大量报导。在贺电和贺信中,校友们倾诉不完对母校的思念、对师长的怀念和对自己中学时代的美好回忆,表示了愿意为母校作出更大贡献的热切期望。
下午二点,在教育会场隆重举行了庆祝省常中校庆72周年大会。中共常州市委、市革委会、市教卫办、市教育局、市科委、团市委的负责同志和代表出席大会,市委、市革委会,省革委会教育局发来贺信。史绍熙校长在热烈的掌声中首先讲话。他回顾了学校72年来,特别是建国三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表达了把省常中建设成全国第一流中学的决心。市委副书记章化农代表市委、市革委会在会上讲话。教育局副局长黎平和校友代表张国平也相继发言。49届校友赵约在会上热情洋溢化装表演舞蹈《库尔班大叔,你往哪儿?》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最后大会在19届老校友、已72岁高龄的丁浩霖带头下,历届校友近百人在台上以《社会主义好》和《毕业歌》的大合唱歌声中胜利结束。许多校友几十年后回到母校的舞台上高歌,激动得热泪盈眶,仿佛又回到了美好的中学时代。
庆祝大会一结束,校友们有的拜访自己的老师,感谢老师当年的辛勤培养;有的参观了校庆展览室。校庆活动期间,学校还特地邀请了俞铁城、董得源、姚鹿萍、王国荣、周凤歧、秦剑铭、程宁琳等部分在各自工作领域有卓著成就的校友作了《人与机器对话》、《漫谈古生物研究》、《玻璃的新世纪》、《谈谈物理学习》、《关于国防科学》、《中国画的创作》和《当前文艺动态》等一系列讲座。学校还举行了有80多名校友参加的校友座谈会。
校庆当天,史绍熙校长还戏剧性地收到了一个神奇的包裹和一封未署名的信。包裹里是史校长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抄走的历年获得的几枚奖章:有全国群英会的、有省、市先代会的。信件说明了这位校友于文革中,在武斗中一派组织离常后的一天,见到了这批被遗弃之物,曲折保存下来的经历。这些历史的证物在经历了“玉宇澄清万里埃”之后,终于物归原主,成为校庆活动中的一个美好的插曲。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