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常州工学院教授、常州市音乐家协会秘书长乔邦利教授和日本拓殖大学副教授久米井敦子(KUMEI Atsuko)两位学者在艺术教研组组长杨英老师陪同下,到访校史馆。两位学者专门从事中国音乐(近期主要是刘天华研究)研究,此次是寻找有关刘天华的资料。
附:
刘天华,1909年进校,1911年本校肄业。1915—1922年在校任音乐教员。中国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著名传世乐曲《空山鸟语》和《月夜》的初稿都是在常州中学任教期间于1918年完成的。《空山鸟语》采自唐代诗人“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响”诗句,运用富有模拟音乐手法描绘深山幽谷之中,百鸟嘤啼的优美意境,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月夜》则通过对皓月当空的音乐描绘,表达了一种淡淡的惆怅。
199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纪念刘天华诞辰100周年首都音乐会,赞叹:“刘天华是我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他的作品很有艺术感染力,把民族风格和民族精神表现得很充分。中国人无论走到哪里,听到刘天华的曲子,都会顿生思念家乡之情。”
《常州中学校友会会员录》上记载的刘天华名录(刘寿椿)
1917年时的刘天华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