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走进常中>>杰出校友>>校友之窗>>文章内容
著名桥梁专家赵煜澄校友赠送毕业纪念册给母校
发布时间:2009-1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钱士鹤

        2009年11月,经47届史美范校友提供线索,本人在网上找到了本校46届老校友、著名桥梁专家,已八十一岁高龄的赵煜澄先生原工作单位——武汉中铁大桥局的地址,先寄发给他第四期《校友通讯》纸版刊物。他发来了电子邮件后,又发送第1-3期《校友通讯》电子稿;后又代表学校将《百年画册》、《百年校史》、百年校庆庆典大会及文艺演出光盘、《校友风采录》之二和《著名教育家名校长史绍熙》等材料寄赠给他。离校已经63年,经常思念、关注母校的赵煜澄校友从中感受到了省常中百年大庆的盛况,倍感亲切。2009年12月14日,赵煜澄校友通过本人向母校寄来了非常珍贵的1946年本校复校后第一届高、初中学生毕业纪念刊一册,论文三篇(一篇是英文稿)和个人简介等材料。他特意给《校友通讯》刊物写了一篇稿件,回忆了他在校时有关的情况。他深情祝愿母校省常中弘扬传统,再创辉煌,为家乡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1946年复校后第一届高、初中学生毕业纪念刊》32开大小(见图右下方)。依次内容为:校长序、校史(由校长董志新撰写)、高三甲级级史(李君亮撰写)、高三乙级级史(赵煜澄撰写);师长题词和校舍照片;各师长照片、高三甲、乙级及初三级学生照片及赠言、留言;师长及各同学通讯地址。
赵煜澄1946年7月毕业于本校,1950年7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共党员。历任铁道部设计局桥梁课技术员、大桥局工程师、武汉长江大桥施工组织设计组长,处总工程师、局副总兼九江长江大桥指挥部总工程师。1998年退休,返聘任中铁大桥局高级技术顾问,工作至2008年。赵煜澄自1950年参加工作以来的近60年中,辗转全国各地,在大江大河上从事桥梁设计、施工工作,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为祖国的交通事业和四化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赵煜澄自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上世纪80年代曾担任过几届河南省、郑州市人大代表。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赵煜澄领导的施工组织设计组被评为武汉市青年红旗设计组,他本人被评为青年突击手。作为由胡耀邦任团长的中国青年代表团成员之一,赵煜澄出席了1957年7月在莫斯科召开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和世界青年大会,并在会上介绍了武汉大桥工程项目。1959年赵煜澄参加郑州黄河铁路新桥建设,因改进施工组织设计,获郑州市特等劳模、“全国劳模”称号,参加了1959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会。1960年赵煜澄因参加郑州黄河铁路老桥等抢修工程,获铁道部记大功奖励。1972年援越战争中抢修桥梁,任河内市红河铁路浮桥设计专家组组长,1973年1月建成通车,获“越南友谊奖章”。1986年赵煜澄任九江长江大桥指挥部总工程师,主持九江长江大桥项目部技术工作,“京九线九江长江大桥新技术”获1997年“铁道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并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TMD减振技术及其在九江长江大桥的应用”获1995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九江桥主孔三跨钢性梁柔性拱钢梁合拢技术”获1994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九江桥双层吊索架设大跨度钢梁”获1992年“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赵煜澄还参加了洛阳、济南等地黄河大桥、西南铁路嘉陵江、大渡河、金沙江多座大桥,天津海门开启桥、永和斜拉桥等著名工程的建设,其中多座桥梁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993年后赵煜澄又参加了上海明珠线中山西路连续梁、宁波招宝山大桥重建、塘沽南疆大桥加固等工程。1998年退休返聘任局高级技术顾问,参加秦沈铁路、杭州湾大桥、客运专线等桥涵施规、验标编写及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工程咨询等工作。

赵煜澄曾在《土木工程》、《铁道工程》、《桥梁建设》、《铁道知识》、《土木工程学报》、《铁道工程学报》、《大桥工程学习汇编》和国际桥协《桥梁》杂志、《论文集》等上发表过多篇论文。

 

20071014,武汉各界人士在武汉长江大桥桥头举行纪念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活动。武汉长江大桥原施工组织设计组长,中铁大桥局专家、高级顾问赵煜澄(前左二)在向学生们讲述当年建设大桥的情景,并为学生们签名留念。

 

赵煜澄校友寄来的材料

 

作者:钱士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