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逃生墙
高三(11)班 谢雨欣
一堵4米2的高墙,不借助任何工具,原本是那么的难以翻越,可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它不再是遥不可及,踩在底下做地基的同学们的大腿和肩膀上,伸手握住上面同学的手腕,抬腿,翻越,众人团结一致,我们便将不可能化为了可能。或许担任地基的同学的肩膀从不曾让人踩过,只是为了我们这个集体能翻越这堵高墙,他愿意付出,贡献自己的肩膀,每一次的下蹲,抬肩,都只是为了将自己的伙伴送上去,不曾言苦,不曾埋怨。
感谢你们为帮助我们翻越高墙做出的奉献,谢谢你们!
记录
高三(11)班 周寒
今天负责了拍摄的任务,从旁观者的视角记录着同学们的一举一动,颇有感触。还记得高空挑战,第一个上去的韩珂益同学新手驾到,对高空中0.35米的间隔显得有些畏惧,摸索试探了几番终于鼓足勇气越了过去。之后的周檑同学有了前车之鉴明显有底气了许多,整个过程轻松了很多,完成的较为迅速。
清晨
高三(11)班 周寒
随着一声声吱吱嘎嘎的开门声此起彼伏,新的一天开始了。空调,微冷,比预期的给力许多,好评。想起昨天经历的点点滴滴,我们宿舍早已下定决心今天也要过的棒棒的。
谈谈团队
高三(11)班 张卓颖
下午我们进行了万众瞩目的翻越逃生墙活动。本以为只要大家一起翻过去就可以了,没想到这其中还有许多学问。首先,我们要商讨许多内容:安排上墙的顺序,安排底下做地基的同学等。我们班的讨论比较激烈,大家都很积极,但是效率不高,原因在于我们缺少一个能一锤定音的领导。在一个团队中,一个领导需要果断和冒险的勇气,也需要合理安排人员的分配。其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也要随机应变。随机应变是很重要的能力,当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正确的决定是很重要,也很考验人的能力。最后教导员的总结也让我很有启发。作为一个女孩子,我没有力气去拉同学,也不可能做地基,只能为他们给予精神鼓励。一个团队中,我们各有各的分工,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好。我们要记住拉我们的人,也要记住被我们“踩在脚下”的人,在最后的时候要拉一把为我们垫底的人,不能放弃任何一人,这才是一个团队所需要。
定心广志,余何畏惧
高三(11)班 许存慧
以前总感觉班级是一团散沙,可今天的所见所闻却让我改变了心中的成见。平时可以打打闹闹,但在关键时刻我们也绝不含糊。我想这正是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吧,不仅能让我们在同学身上发现平时所发现不了的品质,同时还可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正如我们班的口号所表达的,“定心广志,余何畏惧”。
沙场点兵——一份一对二十的骄傲
高三(11)班 马鑫铭
今天下午的最后一个项目是沙场点兵,规则简单,但是意义非凡。
规则是一个人作总指挥能看战场不能说话,一人作将军能说话不能看,一个人作士兵上战场蒙眼不能踩地雷,要用炸弹扔对面的士兵。
我是一个士兵,在战场听从将军的指挥走路,捡炸弹,躲地雷,杀敌。我的将军周浩杰指挥沉着冷静,有着一份豪迈的气魄,指挥起来从不拖泥带水,相比于对面的将军真的是天壤之别。我看不到我的总指挥,但是从将军那明确有力的话语中,我可以感受到总指挥总指挥吴与昊那准确的观察以及他认真的思考。在他们两个人的指挥帮助下,我成功地一个人击败了对面全部的人,不过当然,这也和我精准的投掷分不开。
经过这个游戏,我知道了认真执行命令,果断地相信自己的队友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我也知道了细致的观察,大胆的指挥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执行命令不算难,指挥不算难,观察也不算难,但是当这些分散到三个人身上时,统一便成了一件难事,也唯有三方共同努力,尽职尽责,才能完成这20连杀的辉煌。
弘毅
高三(11)班 蒋浩楠
伴随着夏日的的蝉鸣声,阵阵凉风拂过后颈,经历了一天的拓展训练,我感到充实而快乐,这快乐莫名其妙,或许来自培训师可爱朴实的口号声,或许来自战胜高空挑战时的成就感,或许来自翻阅高墙时大家的激情与热血......漫步在弘毅桥上,忽而想到那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大概就是这座桥,乃至这次培训对我们的祝福与期望吧!
理解
高三(11)班 戴宙辰
学会沟通和理解。语言的沟通胜过任何肢体的表达。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我们需要沟通和理解,也需要相互配合和协调,只有形成力量的整合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在处理各种关系时,我们面对各种问题与事情时,若能及时沟通,减少隔阂,减少矛盾,多些理解,多些支持,就会避免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配合
高三(11)班 戴宙辰
懂得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团队中既要发挥自己的长处与智慧,同时也要懂得自己优缺点。其身不正,无以自立。因此,在日常工作与学习中,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提早给自己设限,也不要给自己戴高帽,我们要善于正视自己,摆正位置,善于挖掘自身潜力,善于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做好本职工作。在训练中我们营造了团队氛围,培养了团队意识,同时挑战了自己。这次拓展训练让我时刻提醒自己,要相信自己,时时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