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我们进行了“驿站传书”这个项目,从中我领悟到了一些超乎游戏本身的道理。两个班分为四组,每组排成一列,信息从最后一位同学传至最前,并由第一位同学写下收到的信息。最后一轮信息为空白,即没有任何信息,除我们组写了“没有”之外,其他组都没有写任何东西。最终,培训师判定只有我们组得分,我们组也因此赢得了胜利。其他组则认为什么都不写也是正确的。我们班另外一组甚至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信息是两个字“没有”,和没有任何信息,若都写下“没有”,该如何区分这两者?培训师以“必须对信息有描述”为由,否定了他们的说法。我们班另外一组可谓是“群情激愤”,相比之下,我们组显得尤为平静。的确,他们的问题有值得深究之处,“一切解释权归培训师所有”更是对“规则是由强者制定的”的又一印证,但从我的立场出发,我对此事更多的感受是:其实,更多的人在意的并非规则的公平与否,而是他们是否是规则的获益者。如果是,即使这个规则对绝大多数人而言都不公平,他们也不会指出其中的弊端,甚至会不遗余力地推行它。我很想问,如果我们班另外一组获胜了,他们还会如此据理力争吗?当然,他们的做法也与好胜之心有关,虽然不得不承认这在竞争中也无可厚非。